在咨询临床实践中,心理师经常会产生这个样的疑虑,那就是“怀疑咨客是否有自我转变的能力”,当经过几次晤谈,感觉对方应该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应该有所转变了,但咨客还是犹豫不决的,似乎仍在原地徘徊,于是心理师的信心就会产生动摇,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是怀疑自己的方法,就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给一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心理师们提个醒,请你们记住这句话,“任何人都有自我转变的能力”,就是说,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只是没有找到促使能量爆发的“扳机”而已,打个比方,一个火药桶的药量再足,没有引信点燃,也只是一只普通的容器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找到咨客身上的那根引信,并启发她自我点燃,进而爆发出自身蕴含的能量,摆脱或改变现状,找到正规并加速前进。 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咨客自身的能力,有些可能是悟性差点,也有可能是时间问题,坚定信心,只要我们工作到位了,咨客的转变是早晚的事儿。
所谓“能量灌注”,就是帮助咨客发现和挖掘自身的能力,找到那个可以激发的“扳机”,为了形象的比喻,故称为“能量灌注”。这类催眠的原理其实就是帮助咨客树立信心,咨客之所以出现心理障碍,无非是“把困难扩大把能力缩小”,人为的设置一个障碍,把自己挡在快乐和成功之外,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咨客的能动性,增加信心,相应的困难就不再那么强大了。另一个关键点是,要让咨客看到光明,当咨客沉溺在情绪困扰中,就像一个在黑夜里蒙起双眼的行者,是丝毫看不到前途的,看不到前途就没动力、就颓废抑郁无望,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让咨客看到光明和前途就像给咨客注射了一剂强心剂,“三年后,你就是一名受人瞩目的大学生了”“再过几年,你就会抱着孙子串门了”“熬过这几年,或许你就能成为单位领导,再也不受他的气了”,这是我在工作室内对咨客经常提到的话,别小看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或许就能激发出咨客的能量,让他充满生活的信心,文学上有一个词叫“憧憬”,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
下面是我给一位厌学的高二男生所做的“能量灌注”催眠指导语。
指导语:(省略二度催眠指导语)现在请你想象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艳阳高照硕果累累,是一个万物收获的季节,这个地方是你家门前的广场,你能感觉到吗?——很好,那么请你详细的描述一下这个广场和周围的样子——很好,是的,周围的花草树木你都很熟悉,周围的人你也很熟悉,对吗?——很好,你再感受一下周围的气氛,温度、声音、气味、颜色,能感觉到吗?——很好,现在的你就站在你家的门外,而你的四周围满了你的亲人们,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叔叔伯伯姑姑舅舅姨妈,等等,总之,你所有的亲人们都在你身边,你能感觉到吗?——很好,那么我请你分别注视着你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他们的脸,他们的表情,注视着你爸爸妈妈的眼睛和嘴巴,看看他们是什么表情,仔细注视着你最亲最亲人是什么表情,描述一下——很好,我告诉你,现在你和你所有的亲人在做什么,你们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那个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快递员,现在所有的人都在望着远处,你能感觉到吗?——很好,就在这时,在不远的地方,一辆快递车徐徐开了过来,从车上走下一位年轻的快递员,他把一个红红的很大的档案袋递在你手里,只见这个袋子上写着几个红红的大字,对,是某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是你梦寐以求的大学呀——我请你再次注视着这几个字,然后你慢慢转身,再次注视着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等所有亲人的表情,看看你爸爸妈妈的眼睛和嘴巴,感觉一下此时此刻的气氛,都是什么声音,什么味道,你能感觉到吗?——很好,看看你爸爸湿润的眼睛,看看妈妈幸福的低泣,看看周围人羡慕的表情——很好,现在请你把这个场景变成一张永恒的照片,你把这张照片慢慢的捧在手里,然后慢慢的靠近你的胸口,慢慢的和你的心脏合为一体,从今往后,这个幸福的场景已经镶嵌在你的心里,如果需要,你随时可以感受那个场景带给你的感觉,当你累了倦了或者没有信心的时候,你就摸一摸你的胸口,你就会立刻体验到那种感受,你能做到吗?——你一定能做到,我相信你,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吧。
注意:这样的催眠治疗最少不能低于三次,要不断的重复加强,最后设置心锚的时候一定要郑重,督促咨客在日后多加练习,做到“随叫随到”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