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ANA 于 2015-4-15 12:29 编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我对本课内容的分析和逻辑结构的了解,我将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首先我来向大家说一下对教材的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包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二、说学生:
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而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较低。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2、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讨论并提供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3、态度和情感目标:通过讲述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通过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准备多个因为对某件事感兴趣而坚持钻研,最终获得成功的科学家等的事例。 教学步骤
1、讲故事导入课题。
首先,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原理,讲述一个例子或故事,引出课题,并请同学们谈谈对学习兴趣的看法,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进行有意义学习。预计所用时间5分钟。
第二,根据书本知识,讲解兴趣的概念,分析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兴趣和情趣。跟学生探讨与学习兴趣有关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自由发挥演出短小的情景剧,并从中总结与课本对应的兴趣产生的原因和现象。这一阶段比较重要,预计用时12分钟。
第三、让同学们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兴趣与学习”的故事。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为什么对这些科目感兴趣,以及这些兴趣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为什么对这些科目不感兴趣,以及这些同学在生活中的兴趣,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然后谈及理想。
第四、经验分享:(本环节的目的想通过同学间的经验交流,加深大家对学习兴趣培养的理解,也便于学生在课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学生就“我的学习兴趣”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老师介绍培养兴趣的方法:大家说的都很好,既然大家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不自己尝试一下呢?在这里,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那就是:把兴趣同我们的目标、同我们的理想结合起来。最后我们发现,我们必须学好现在课程表上所罗列的所有科目,我们很可能不是对所有的科目都感兴趣,但是为了我们的理想,我们肯定会去有意识的培养,最后对我们所学的所有科目,对我们的学习,产生兴趣。
第六、教学总结:(5分钟)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回顾本堂课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你对什么科目最感兴趣?为什么?
(2)教师结束语:通过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兴趣有助于我们的学习,知道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并讨论了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作为这一节课程的结束语:一旦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我们便会努力的去追求,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学习也是如此。往往学习兴趣师我们克服一切学习困难的最根本动力。
第七、 教学心得: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众多,因受课时限制,不能一一和学生分享,留下了一些遗憾。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