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播自杀"是何动机 实是在发求助信号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0:3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你也是蘑菇嘛 于 2014-12-16 10:35 编辑

     对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自杀脱掉了“严肃”的外衣,成为可以围观的娱乐行为。11月30日,四川泸州,1995年出生的小曾在微博直播自杀,小曾称跟一名女子网恋一周,女方觉得不合适要分手,他挽留不得,便买了一盆炭和安眠药在微博直播自杀。在一众网友或同情、或起哄、或冷眼的围观中,小伙终究走了。

      “直播”其实是在发出求助信号

        至少在一个时刻,小曾似乎动摇过自杀的念头。11月30日11时20分,小曾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40分钟内,数百条留言涌进了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有人说“不行”,有人说“你赔我流量”,也有人说,“你必须死”。就在这条微博发出前后不长的时间里,也有网友试图阻止小曾自杀。@折原林也_琳是劝慰小曾的网友之一。上午11时前后,她微信报警,在报警与私信不断劝慰的过程中,@折原林也_琳看到更多的网友涌进了微博,咒骂的留言太多,每刷新一次就会多出一百多条,劝慰的声音瞬间被淹没。

       令人意外的是,在心理学家看来,宣称“直播”其实是在发出一种SOS信号,为了求助。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一种“表演式求救”。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于东辉分析说,自杀者选择微博直播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想通过这种广而告之的方式去呼唤身边家人、恋人和朋友的爱。可以说,网友不友好的言论对小曾的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排除炒作和搞好玩的(比如,跳桥秀),在网上“直播自杀”的人通常在骨子里还有生的留恋,无论他痛苦绝望到什么程度。一心求死的人,已经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别人了。就像大约70%都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一门心思要寻死,吃安眠药被救,转身就会去跳楼。

        自杀者极度缺乏欣赏、认同

        小曾的外婆向媒体说过,小曾两岁时父母离婚,此后很少和父亲来往,跟了母亲的姓,母亲改嫁后又有了孩子,如今一家人生活在海南多年,小曾虽然很少提起父亲,但心里还是希望有这样一个角色。初中毕业的暑假,小曾到深圳和父亲生活了两个月,但这段经历并不开心,“两个人住在一起,娃儿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他还那么小。”外婆一直叹气,她说,人在的时候没人疼,(骨灰)回老家就有人照顾了。

      “在‘直播自杀’者之前的人生经历中,他们感觉经常被忽略,极度缺乏别人的关怀、欣赏和认同”,于东辉说,因此,他们想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来凸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心里可能的想法是:一直活得默默无闻、不被关注,那么“死”应该可以唤醒那些忽略我的人。于是他们选择直播自杀来博取关注,享受这种如流星一般的短暂闪耀。

        漠视生命的围观成为帮凶

        在众多网友的围观下,一个年轻的生命竟以直播的方式悄然离去,令人惋惜与心痛。在小曾想要放弃自杀时,“你到底还死不死?”、“你必须死!”、“到底死了没有?”、“赶紧死!”等等留言冒出。一些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大V之口还语带讽刺:“忍不住哈哈哈”、“老板、加20串肉串”等等。网友围观时的无情与语言暴力对最后酿成的惨剧难辞其咎。

       于东辉这样解读这些围观者的心态:“对生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只是出于猎奇的心态,追求好玩,把生命的意义看得很淡。是一种类似孩童的心态,但又缺少了孩子的单纯与善良。”于东辉还进一步指出,存在在这些人身上的不仅是对别人的生命不尊重、缺乏同情心的问题,能够这样评论,对别人的生命漠不关心,他们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珍惜和关爱。

       别说过激话刺激他如果一个人直播自杀了,那就证明,他对于自杀已经有了一个表演程序,这个表演程序至少会持续一段时间,从我们第一时间发现起,到警察破门而入终结他自杀的表演程序,时间是足够的。我们要做的,是一边安慰、规劝,一边赶快(第一时间)确定他的地址并报警。同时,绝对禁止任何不友好和刺激性的话说出。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实习生 杨宜飞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918

帖子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8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7 09:5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唉~网络出了社交,交流,监督,舆论炒作,其实也能体现出一些有用的价值,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0:07: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多多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及时的温暖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