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人幸福感调查:没钱花最不幸(一)

[复制链接]

790

主题

1384

帖子

13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5:5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青年人幸福感调查:没钱花最不幸


  青年人幸福感调查

  七成人认为婚姻不一定带来幸福

  22岁至23岁是中国青年人的幸福感受“分水岭”,15~22岁青年人的幸福得分为9.66,比23~34岁青年人的幸福得分高了2.51,七成青年人认为婚姻不一定带来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家庭,最能提升青年幸福感的方式便是和家人在一起

  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尤蕾

  处于人生蓬勃期的青年人,也会有着“蓬勃”的幸福感吗?

  “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受访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在14岁之前最容易有幸福感,而在23至34岁最容易不幸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于青年的年龄界定,15岁至34岁均属于青年阶段,在对不同年龄段受访者的幸福水平进行了单独分析后,《小康》发现,15~22岁受访者为自己打出的幸福得分分数最高,平均分为9.66;其次是65岁及65岁以上的受访者,平均分为7.50;再次是35~44岁受访者,平均分为7.19;23~34岁受访者平均为7.15分;45~54岁受访者平均为7.03分;55~64岁受访者为自己打出的幸福得分分数最低,平均为6.54分。

  22岁至23岁基本上处于上学与工作的分水岭,为何以此为“分界线”,青年人会有着不一样的幸福与不幸福体验?青年人的幸福感受从何而来?2014年9月,《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之“青年人幸福感调查”,受访对象均为15至34岁的青年人。

  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究竟什么能给青年人带来幸福?

  “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之“青年人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51.5%的受访者认为幸福感更多是从生活中获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有7.9%的人选择了工作,另外,34.8%的人认为工作和生活带给他们的幸福感不相上下,5.8%的受访者从两者中都难以获得幸福。

  或许是受幸福感的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时,变得更为理性。调查中,41.8%的人能够做到两者基本平衡,35.5%的人稍偏重于工作,17.8%的人更侧重生活,3.2%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1.6%的人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生活上。

  艾琳正在努力转变状态,31岁的她自从进入上海一家知名跨国公司之后,时间排期紧凑得几乎插不进一根针。8年前,初入职场,残酷的竞争环境容不得艾琳停下,几年来,职位越升越高,薪水越来越多,但是艾琳感到幸福的时刻却越来越少。直到她把父母接到上海一起生活,香喷喷的家常菜、无聊的肥皂剧,都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而变得那么有趣。艾琳开始推掉可有可无的加班和应酬,很少休年假的她正在计划和父母出游。

  工作与生活,永远就像天平的两端,天平能否保持平衡,关键取决于你放在托盘上的砝码重量。德国“时间管理教皇”洛塔尔·赛韦特就如何保持二者平衡撰写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黄金法则》,赛韦特向淹没在工作之中的年轻人发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你是否也像其他人一样整日盲目地忙碌吗?打破工作与生活不平衡的僵局,这本书给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法则,正如艾琳正在做的那样,放弃可有可无的事情,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紧张工作之余,生活对于青年人除了是一种放松的享受之外,更是他们希冀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小康》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和家人在一起、旅游、看电影、和朋友聚会、吃美食。

  钱不够花是最不幸福的事

  “假如你说真心喜欢我,也许明天的你将不会这样说,因为明天的我也许很落魄,因为我没有高楼没有汽车没有钞票,更没有金手镯……”一曲网络歌曲《没钱》唱出了年轻人面对爱情的不确定性,以及他们承受的压力。钱,对于青年人来说,或许是压力的来源以及前路的阻绊。

  《小康》调查也呈现出了这样的现实,让年轻人感到最不幸福的选项中,45.9%的人选了钱不够花,35.3%的人选了干不喜欢的工作,34.7%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太累。

  青年人是否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65.7%的青年人认为是,22.6%的青年人表示不好说,仅有11.7%的青年人否认。在“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对于人生哪个年龄段最容易不幸福的调查中,无论哪个年龄层次的受访者,都认为处于青年时期的23~34岁最不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认为,如今的不少年轻人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那些蜗居在大城市的“蚁族”,更是面临着生存的绝境,因而产生了消极、焦躁、无安全感的心理状态。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765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4 10:3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soso_e163:}{:soso_e163:}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