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厌学逃学] 中小学生旷课、逃学行为的心理分析(一)

[复制链接]

48

主题

233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因为厌学而旷课、逃学,是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具危害性的问题。本文试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审视、探讨中小学生的旷课、逃学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等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对策。

     一、旷课、逃学学生的心理特点
       旷课、逃学往往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的态度甚至惧怕的心理状态,而在其行动中形成的不良表现方式。我们曾就学生旷课、逃学问题在苏北地区的部分农村和城镇中小学进行过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除了明显的“生病”、“家庭事故”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外,由于“心理原因”而一学期旷课三日以上者,小学生占1.5%、初中生占6.2%、高中生占3.5%,这应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被调查班级的班主任普遍反映,这些学生往往自己也知道应该上学,但就是不去上学。由于心理的原因,他们对旷课的理由总是说不清楚,对父母、老师的催促和斥责,对所谓的“刺激上学”,明显有惧怕的心理反应。

       概括起来说,经常旷课的学生其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呈现出下列特点:
       1 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这些学生往往认知活动水平差,在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他们对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注意力极易分散,听讲心不在焉,记忆的方法和习惯不良,加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动力不足、效果不好。由于这些学生不愿学、不会学而学不会,必然导致学习成绩差并形成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经常有旷课、逃学行为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的厌学情绪,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性和偏执心理方面也明显高于一般对照组的学生。据一些接受个别访谈的家长和班主任反映,这些学生往往会随着上学时间的迫近,心情由平静变得不安起来。如果强迫其上学,他们就会闭门不出,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会耍态度、破坏东西。可见,经常旷课、逃学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明显低于一般学生水平的。

        2 自尊程度较低
       调查中发现,经常旷课、逃学的学生自尊、自信水平也较低。由于学业成绩差,他们很少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关注与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掩饰自己,继而发展为满不在乎、不以为然和自暴自弃,失去了应有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他们会积极寻找其他途径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表现出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教师对着干,直至旷课、逃学。他们经常出没于校外游戏房、舞厅、网吧等青少年不适宜的场所,寻找刺激、混日子、消磨时光。
人格特征大多呈内向、情绪不稳定型
       根据调查中运用艾森克个性量表测量的结果表明,经常旷课、逃学的学生个性内向型的明显多于外向型的,情绪不稳定型的明显多于稳定型的。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孤独、焦虑、忧郁、冷漠、反应缓慢、适应性差、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等不良人格特征。
       据一些家长反映,这些学生往往心情容易激动,行动异常。个别学生早上情绪明显不安定,有病态反应,午后恢复正常,夜晚却能非常安定地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而且时间很长。这时,他们可能表示出“明天早起一定上学去”的决心,但第二天天一亮,他们又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赖床、迟起,甚至于闭门不出、睡大觉而不上学。有的学生往往是星期一情绪最不安定,双休日、节假日心情愉快、行为正常。另外,这些学生往往还表现出特别小心、谨慎,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

       二、中小学生旷课、逃学的原因
       1 来自学校教育内部的原因  
       比如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重大变化,如升留级、换班或转学、新入学、升学等学习环境的变迁等。与学校生活有关或在学校遭遇到的痛苦、失望、挫折和打击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等,特别是升学竞争的压力造成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课程教材设置不合理,过难、过深,不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满堂灌”;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歧视与惩罚等。

        2 来自社会的原因
        比如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日益恶化的社会风气、社区环境的影响,社会规范的失调等。
  
        3 来自家庭的原因
        比如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环境、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等,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分离焦虑”所产生的一种对父母和家庭的病态情感影响等。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