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分享] 疏泄疗法(二)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504

帖子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4: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争吵、喊叫
  争吵、喊叫,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发泄愤怒的作用。据说当红影星容祖儿减压的方式就很特别,她会对着马桶大喊:“我好累、好困,又病了,什么时候才能好,可不可以给我几天假期?”然后就把它们冲到地下;如果不行就敲马桶盖。祖儿感觉这样的减压方式会有很多人听到,但又不会伤害到他人,权当发泄。

  摔打东西
  此外,摔打东西若用得适当也可看作是消减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日本有些公司为了缓解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专门设有“出气室”,里面有许多制作得很像管理人员的假人,专供那些当面不敢表示不满、害怕“炒鱿鱼”,而心里又确有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的人发泄情绪之用,他们对这些形象酷似的假人可以又打又骂,借此可以起到消气的作用。在有些国家据说还专门生产和出售“出气产品”,例如:价格比较低廉的瓷器,此外还有人专门提供“出气”服务。而法国则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尽情发泄。

  当然,在利用活动发泄法时,应该注意时间、地点、方式、方法,以不影响别人和不危害自己为基本原则。例如:用喊叫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时,不仅要找别人听不见喊叫声的地方,还要注意别太拼命地喊叫,以免损伤自己的声带。除此之外,还应尽量采用比较经济的办法,例如夫妻吵架,摔东西虽然能解一时之气,但给生活毕竟造成了物质方面的损失。其实,某些有效的发泄方法并不需要损坏东西,例如:可以把导致不良情绪的人和事写在纸上,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毫不掩饰地写,痛快淋漓地写,写完之后一撕了之。在这个过程之中,情绪就已经得到了宣泄,这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做法。

  不妨“长吁短叹”
  人在焦虑时,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加快,而缓慢的深呼吸有助于使人镇静下来。人们常将“唉声叹气”和不良的心境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就是起到放松作用的深呼吸。心情不好时,选一处清静的地方,先通过鼻腔吸气以扩张肺部,然后将肺内气体慢慢呼出,如此做一做“长吁短叹”,效果可能不错。

  倾诉
  将心中的委屈、压抑、担心、焦虑统统说出来。去说给那些愿意倾听,并且真心实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难于启齿就写下来。总之,只有吐露那些困扰自己的东西,你才能感到踏实。闺中密友对于女人当然不可或缺,可以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家庭琐事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很多的烦恼或担忧,说出来的时候往往就好了一大半。女人恐怕多半都有倾诉欲,某些时候丈夫可能会觉得做妻子的唠叨,但女友肯定不会。当然,倾诉对象也可能是难得的“蓝颜知己”,如果是年长许多的“忘年交”,那就更难得了,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有时候,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是你的最佳人选。当然,无论哪种形式的疏泄,都该适度而合理。自己心情不佳就责骂孩子,迁怒他人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多吃抗压食物
  如糙米、燕麦、蔬菜、牛奶、瘦肉等含维生素B1的食物和洋葱、大蒜、海鲜等含硒较多的食物,每天补充一粒维生素C。

  运动性疏泄
  散步或其他运动,无须走太久,每天20分钟,也能减去紧张情绪。剧烈的运动更是好的办法,人在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运动,越不活动,情绪越低落,形成恶性循环。事实证明,情绪状态可以改变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也可以改变情绪状态。例如走路的姿态,昂首挺胸,加大步帽及双手摆动的幅度,提高频率走上几圈,或者通过跑步、干体力活等剧烈活动,可以把体内积聚的“能量”释放出来,使郁积的怒气和其他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改变消极的情绪状态。

  远离不良环境疏导情绪各种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
  避免接触强烈的环境刺激,有时是必要的,但最好要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的意义,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另一方面是从改变环境入手,如改变环境治疗、工娱治疗,实际上都是通过具体环境的改变,减少环境对人体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刺激,形成积极的暗示作用,排除消极的不良影响,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你遇到烦恼、郁闷不解时,你可以试着改变目前所处的环境,此法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明显的好处。总之,无论吵闹、哭泣、运动,还是倾诉,重要的在于,要学会培养一种平衡而适宜的心态,轻松愉悦地去面对压力,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