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米小面 于 2014-3-11 17:24 编辑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下): 在进行了关于心理治疗的常规解释以后,医生让她讲讲幼年的生活经历,并问她:既然一向被认为是班里的“正派”学生,为什么怕别人说她“作风不正派”呢? 病人认为她的经历和内心活动从来没有向别人讲过,是她的“秘密”,也是她的“污点”。 医生告诉她幼年儿童的一些性游戏包括各种形式的手淫,主要是出于好奇和得到快感,和成年人的性行为不同,谈不上什么“不正派”,更不是“污点”。有一些性的幻想也是正常的,不必自我谴责。 病人说,以前她确实曾为这些经历责备过自己,认为做出过“流氓”行为。后来读了一些科普书,懂得了青春期前后的性心理及儿童的性游戏,明白了这些都是正常的,已经不那么苛责自己了。但后来发现自己的眼神射向谁,谁就有讨厌的反应,因而不敢接近别人,影响了和别人尤其是和异性的交往,为此感到非常痛苦。 医生要求她大胆地向同学们调查,问问他们的“反应”是否真的和她有关。病人表示不愿意。她说,同学们不会说真话的,自己也不敢问他们。 医生和母亲商量,请母亲帮她调查,病人勉强答应。10天后,病人在母亲的陪伴下和医生第3次会见。上次会见回去后,母亲用问卷方式写信给病人班上几个她认为有“反应”的男同学。他们都回了信,并非常诚恳地说:根本没有注意到她有什么特异功能,也从来没有感到在她身旁走过有什么异常感觉;平时同学们说过的玩笑的话都忘记了,但都肯定和她无关;同学们一致认为她平时表现很孤僻,极少和别人讲话,老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用余光看人,等等。大家都表示很同情她,真诚地希望她在家里好好养病。 病人见到同学们的回信后,感到奇怪,说她当时的体验非常真切,不可能是判断错了。但又认为这么多同学不会都扯谎,表示半信半疑。 母亲说,前些天晚上在家看电视,病人发现她父亲也“难受”,认为是她的“余光”影响的,但父亲完全否认。病人不全信,说是全家串通好了说假话。看了同学们的信以后,这些信念开始动摇了。 病人和母亲都承认,通过调查,病人情绪较以前轻松多了,平时和家里人谈话也多了。 医生向她解释,她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患了一种心理病,叫做视线恐怖症,是恐人症的一种。这是个性腼腆的青少年过于敏感造成的,大多和心理的不成熟有关系。 病人承认,她自上小学起,即不止一次地对某一个男同学有好感,心里老想着他。初中以后,认识到这可能就是“早恋”;又想到过早地想这些事是不正派学生的坏思想。这时还懂得了自己自幼就有手淫习惯,也模糊地认为男女相好就是“流氓”行为等等,心理确实曾为这些责备过自己。虽然后来明白了一些道理,自责少了,但仍对性方面的事很敏感。通过初步调查,对调查结果自己虽不全信,但不那么紧张了。 以后,在医生的鼓励下,病人自己到学校亲自向班上的同学询问调查。同学们对她都很热情,都说根本没想到她有那么多的想法和体验。病人渐渐相信了,情况越来越好。又和医生会见了3次,可以冷静地和医生交谈。自诉自幼性格孤僻,爱“面子”。有什么心事,尤其是想和男同学要好的事,老在脑中盘旋,怕别人看出来,也不愿和别人讲,越来越敏感。听了医生的解释和分析后并进行了调查,明白了病在哪里,心理已完全平静下来。病人自认为病已经好了。 医生嘱咐她,以后再遇到别人对她有什么“反应”,立即调查询问,及时解除疑惑,就不致长期苦恼了。 病人于1988年底复学。两年后考入大学,情况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