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 要】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中的各类社会思潮,让大学生能够辨别良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思潮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社会思潮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特定时期、地域里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一种承载了一定阶级或基层特定利益诉求、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的思想倾向和潮流,或积极或消极的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也纷至沓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局限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以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用共同参与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这种社会思潮干扰了一些师生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特别是对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产生了迷惑效应。
2.新自由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具有很强的阶级性,经济主张全面“自由化”;政治上全面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和国家干预;在战略和政策方面,则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以极端个人主义为表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贬低和否定集体主义,这与我国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提倡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背道而驰的。近几年,这种思潮在我国高校校园有所影响,严重侵蚀了部分高校青年师生的思想意识,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3.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这种社会思潮兴起于西方,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鼓吹知识分子应当是超阶级的,是公共事务的介入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人”。而我们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在我国高校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青年嘘声以获取和认同这种思想观点为时尚。对于这一思潮的严重危害性,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4.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知识分子和学生中兴起的一股思潮。这种思潮对近代中国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重新评价”为名,肆意歪曲历史。从其表现看,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否定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同时美化和歌颂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其目的归根到底就“客观”“公正”为伪装,在高校中骗得了相当市场,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之坏,危害之大,不可不防。
5.大陆新儒学思潮。其基本主张表现为崇儒反马和儒化共产党。大陆新儒学的提倡者和传播者主要是一些高校学者,尽管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不是那么广泛,但对于它的严重危害,我们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以对金钱的盲目迷信和崇拜为中心的拜金主义思潮,以精神空虚、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最求“贵族化”生活为表现的享乐主义和以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否认社会价值,忽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表现的极端个人主义在高校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市场,严重影响着青年师生的健康成长,危害着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二、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类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十七大继而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效途径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中存在各类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帮助大学生确立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从而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
1.要用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讲解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特色理论。要避免纯理论的灌输,以更加浅显、易于为大学生接受的灵活方式和形式,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要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认识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具体论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才能有更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抵制住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3.要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成果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社会思潮的发展也是直接反映了现实物质世界中不同群体利益的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不例外,他本身就存在于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之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就很难找到现实的物质基础,也很难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原动力。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用发展事实和发展成就来增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在发展中引领社会思潮,要善于通过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展,从而自觉学习大政方针、拥护党的领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