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小学儿童品行障碍的特征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74

帖子

9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2:4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普陀区
       品行障碍是小学教师比较关注的一类儿童行为问题,是指18岁以下或青少年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例如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进行故意伤害他人或虐待小动物,经常故意破坏家里的东西或公共财物。在小学阶段,这些问题主要以攻击、偷窃、破坏、撒谎(并非为了躲避惩罚)、逃学(一学期三次以上)或离家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些行为表现各不相同,但是其共同特征是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违背、具有一定暴力倾向或消极社会影响的行为。由于这类行为显示出与人类或物质环境相对抗的特点,因此这些行为也常常被界定为反社会行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行为通常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并不构成妨碍,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并不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

       品行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高而且性质比较严重。具有品行障碍的小学儿童许多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都很高,如经常性的打架、发脾气、偷窃等。有的行为虽然发生频率不高,但后果极为严重,如纵火。

       第二,行为重复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缺乏实际的社会意义。通常这些行为不是由于某种压力影响所造成的,比如居住环境的改变或父母离婚等,而往往是经常性地自动发生,缺乏可预测性。

       第三,品行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方式比较单一,经常性重复某些单调的行为。在这一点上与一般儿童相应于不同情境而做出的选择性的破坏行为不同,他们总是局限于几个有限的行为上。

       第四,品行障碍儿童往往活动过度,经常坐立不安,容易冲动,比较粗心和笨拙。此外,品行障碍儿童更容易出现学业成绩不佳。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富于攻击性的行为而遭到同伴的普遍回避、拒绝,使得他们有较少机会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与成人交往过程中也表现出比较多的困难。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服从成人的权威和按照一定的法规、制度行事。在认知方面,这类儿童经常对他人的社会行为作出一些与常人不同的偏执性解释。

       对于小学儿童品行障碍的矫治,有行为主义的强化治疗方法、社交技能训练、父母及家庭治疗以及针对认识和理念上的认知治疗等。对于小学儿童而言,代币法是一种教师便于操作和掌握、具有较好效果的可行尝试,同时对于其他行为问题如作业潦草、课堂违纪等也有其适用范围。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