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完形疗法:格式塔疗法未完成事件(一)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655

帖子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5:0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黄浦区
完形疗法:格式塔疗法未完成事件

      完形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焦点为[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就未完成事件的影响而言,波雨期特(1973)认为,[这些未完成的事情终究会被设法去实现,当它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时,个人进而会受到偏见、担忧、强迫行为、被压抑之精力及许多自我挫败(seff-dereating)行为的困扰]。

      由于过去未被认知的情感所衍生的一些非必要性的片断情绪,扰乱了以现在为中心的察觉。根据培尔斯(1969a)的观察,悔恨是未完成事件中最常见、最恶劣的一种。依照他的看法,当人们悔恨时就把自己给困住了,既不愿让悔恨就此算了,也不能做坦诚的沟通,除非把悔恨发泄出来。因此,培尔斯主张把悔恨表露出来是必须的,未表露出来的悔恨经常会转变成罪恶感。换句话说:[无论何时,当你有罪恶感时,就去找出悔恨的原因,并把它表达出来,简化原来纷乱的要求],则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例如,一个从来没有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人,在他身上便可以发现未完成事件是如何困扰着他,同时出现在他的一些行为当中。他也许会怨恨他的母亲,因为不管他如何表现以寻求母亲的赞美,但母亲却总让他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笨拙。因此,他把对需要母亲赞美的需求,转化为对女性的追求,用以证明他是一个有用的男人。仅管他运用了各种策略来让女人赞美他,但总还是觉得不满足,这便是未完成事件妨碍他与女性有坦诚的亲密关系使然。因为他的需要是儿童式的,而非成人式的。在他能体验到真正的满足前,他必须先去完成未完成事件的体验,换言之,他需要回到原来的未完成事件上,把原来不为人知的失望与愤怒的情感表达出来,解决原存的僵局。

      [困境](impasse)或称为[胶着点](stuck point ),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支援自己,而必须寻求外援的一种情况。解困常用的方法包括操纵别人,但这种方法虽能代替自我支援,却无法成为自我真正的养分来源(Yontef,1993)。身处困境时,当事人会想藉着扮演脆弱、无助、愚蠢、或低能等角色来改变环境。咨询员的任务在于协助他们突破困境,使成长成为可能。咨询员可以提供情境并鼓励他们充分去体会其中胶着的经验,使他们能够接触到自己的挫折感。如果当事人能够认清并接受自己是怎样的人,而不是只希望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他们将更可能有所改变。完形治疗法背后所根据的理念是,个体都有自我实现与追求成长的倾向,以及如果他们接纳自己所有的方面而不加以做价值判断的话,他们就能够开始有不同的思考、感受、与行为。


      如何将“未完成事件”进行到底?

      关于“未完成事件”,蔡格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要求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允许完成。实验结果发现: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而且如果有机会的话,被试倾向于选择继续完成他们停下来的工作。这个现象心理学称之为“蔡格尼克效应”,即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因为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比较深刻。

     “未完成事件”确切地说是指个人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既往情境,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比如说我们童年时没有得到的父母的关爱、想说没有机会说出的话、想表达而没法表达情感等未完成的心愿、没有实现的理想,都有可能变成“未完成事件”,其影响积淀下来便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只不过有的情境无关大局,情绪不强烈便渐渐地被遗忘;有的关系到人格的核心部分,加上持续被关注而得到强化,痛苦、不快通过各种防御机制处理后,大部分压抑到潜意识,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不知不觉引发痛苦或消极地去应对。

      比如一个童年时期渴望得到父母关爱但常常被忽视和责骂的小A,童年时非常痛苦,但成年后可能会形成合理化想法:“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爱。”这种想法可以保护他尽可能少地受到伤害,所以在日后的交往模式上表现出与他人的疏离,这种表现就是“未完成事件”在作怪。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怨恨父母的小B当有一天做了父母,体会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想报答时,父母已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能亲口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了他永远的痛。由于小C的同学来家做客,父亲因热情招待导致劳累,再加上小饮了几杯,所以心脏病复发猝死,造成了小C抹不去的负罪感。还有象小D,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上大学,所以日后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孩子圆自己未实现的大学梦。小D无意当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是有些自私,这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未完成事件”在作怪。------可见,不是所有的“未完成事件”都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完成。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