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与时俱进与学校教育(一)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765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3:3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与时俱进与学校教育

      浅谈与时俱进与学校教育茂名农垦红阳二小 陈立先 “与时俱进”一词的首次出现,是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的是把握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站在时代前列,开拓进取。这一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指针作用。在这些年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与时俱进”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一、与时俱进与学校的德育教育

      1、金钱价值观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增长迅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然而,冷静地观察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改革之初对外的招商引资,还是后来的精简机构人员分流下海,其过程都忽视了人们对金钱价值的正确理解。 三十年的教育不到位,加上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耳染目睹,令很多孩子从小就对名和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09年,一位记者采访小学生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位受访的广州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面对镜头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话:“我长大了要当贪官。”记者问为什么,小孩子这样解释:“贪官可以有好多好多的钱。” 这件事在当时就引起了一场关于对孩子、对价值观的大讨论。 再举一个近来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四、五、六年级的几个学生,从前年开始,几次从天台进入某药店,共偷了四千多元。这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可它就是发生了。这也说明时至今日,我们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如何引导孩子在经济大潮中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是广大教育者与时俱进的一项紧迫任务。

       2、传统美德的继承、发扬 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道德文明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享誉四海。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我们也不乏雷锋、张海迪、林海燕、郭明义等等道德模范人物,好人好事始终是社会的主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价值取向的扭曲变形,道德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挑战(详见拙文《为良心而战》),更为可怕的是,道德的滑坡,正在严重侵蚀我们下一代的思想。长此以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曾经的美德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将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 所以,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确实需要与时俱进,针对社会弊病,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体会诚信、感恩、孝道、助人等等美德的实质,使学生早早产生抗体,自觉抵消消极甚至歪曲的思潮,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良心的人。

      3、孩子个体心理不断强化的影响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发出感叹:“这些孩子太难教了。”……应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我们对当代孩子的心理特征缺乏足够的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孩子的心理个性不再像我们那一代那样单纯,个人意识、独立意识、叛逆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所以,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应该有适当的调整,既要达到教育目的,又要体现出对孩子个性的尊重,让他们心服口服。 今年寒假的一个深夜,下起了雨,妻子起床收挂在外面的衣服,发现电脑房里亮着灯。进去一看,儿子埋头蹲在长沙发那头,叫了很久才吱声。我知道后很是恼火——肯定又上网玩游戏了。次日早上,妻子告诉我儿子一大早就到爷爷那里去了,肯定是怕挨骂。 这时候的我反倒冷静了许多。孩子既然知道不对,我只要加以恰当的引导就行了,更多的让他自己去体会。

      4、及早、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对性的正常研究与讨论,不应该遮遮掩掩,更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即使是大人,对那些当知而未知的信息也是存在极大的好奇心,何况孩子? 如今的社会,不再是封关锁国,而是与世界广泛交流;如今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网络世界,小小的鼠标包藏着千奇百怪的各种信息。电脑早已不再是大人们的专属,很多孩子甚至比大人更熟悉电脑。这样问题就严重了。我们羞于启齿的性教育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可电脑上有太多这方面的信息。这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对孩子的性教育,上海先行了一步。作为世界大都市,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充斥其中,与经济亮点相辉映。上海敢为天下先,从前年开始率先在小学课本中对小学生进行性的教育。这既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的需要。社会上的那些误导学生读书没用,嫁个有钱的好老公才是实在的极端错误的做法只会导致学生早恋、辍学、早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