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基础 早期研究重点着重于探索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的重要性,系统的观察、记录儿童如何学习以及通过教育性的训练如何达到发展的目的。观念包括: (1)儿童在发展自我时,个体与环境有交互作用。幼儿对环境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动机,这将引发幼儿不断产生学习行为。 (2)发展的特征是质与量的改变,所以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经分化与统整而产生新经验。 (3)适应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功能,它是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时,个体为求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调适过程。它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活动。 (4)幼儿若无法表现出一般的发展行为,乃是受过去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致。 (5)自我在与他人和环境交互作用中,不断的充实、反省,逐渐成长为成熟的个体。
(二)教育目标 在于培养幼儿卓越的智能和良好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自我观念。培养幼儿成为一个完整的幼儿,即获得增进知识,具有价值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自主、自尊、自重、自我肯定与自我成长,并能与他人有良好的关系。
(三)教学计划与策略
1、教育发展原则 (1)智力的成长是经学习和知识的整合而组成的;(2)幼儿的学习以经验的方式为主;(3)连结个人的经验和他的智慧,可以加速幼儿的理解与学习;(4)学校和家庭的功能在于提供儿童进行思考的条件;(5)幼儿透过戏剧表演可以表达各种角色、情绪,熟悉各种不同情绪,并将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投射于扮演的角色当中;(6)在拟定课程计划时必须配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按照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来安排环境;(7)教师要善于观察、比较幼儿的发展状况,以便适时地鼓励儿童
2、师生间的关系 特别强调教师的角色,师生间的良好关系与信任,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时进行自我肯定与否定的协调者。 教师的态度应该是:(1)让幼儿知道,当他需要时,教师会随时关心他、协助他;(2)无论幼儿的行为有无价值,教师应倾听指导,并评估幼儿的行为表现;(3)对于幼儿未成熟的讨论或语言的偏差,教师应立即给予指正;(4)以行动来反映幼儿的情况,代替直接的语言纠正或禁止;(5)快乐地参与幼儿的学习;(6)给予有效的协助,并适当地提供新材料,在活动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建议;(7)了解、探究幼儿困难的来源,以及害怕、愤怒的主要原因;(8)了解幼儿发展阶段的行为特征;(9)了解幼儿的能力及需要;(10)尽量在幼儿能力范围内给予挑战,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反应,但要避免超越能力所及而使幼儿产生挫折感;(11)尽可能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和幼儿沟通 3、幼儿的学习动机 提出了一些提高幼儿学习动机的方式:促使幼儿对事情的好奇和关心,来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让学习成为一种从学校到校外经验的扩展,并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
(四)课程内容
1、提供幼儿活动的学习环境:(1)探究身体各部分;(2)操作具体实物
2、教师规划的认知教学:(1)发展幼儿成为积极接受与反应刺激的个体;(2)发展幼儿的记号功能;(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促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与了解:(1)观察幼儿园内的一些事物,使幼儿了解其功能。(2)通过讲故事,认识了解历史、节日的由来与经过。(3)观察校外环境的功能。(4)讨论最近所发生或听到的事。
4、将戏剧与幼儿经验结合。通过戏剧表演将幼儿的内在经验表现出来,并借此发泄害怕、沮丧等情绪。
5、发展幼儿面面俱到的能力
6、增进幼儿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成长的能力,并能协助他成为一个自动自发的学习者,使之发展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