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展问题] 引起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因素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74

帖子

9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7: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心灵排骨汤 于 2014-7-29 17:52 编辑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攻击暴力性行为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影响攻击暴力行为的因素和假说很多,其中包括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社会学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导致攻击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行为科学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攻击暴力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自然也离不开学习和模仿。父母是子女早期的主要模仿对象,父母暴力式教养方式,是子女产生攻击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均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有关。

  不良的社会交往在青少年行为中也起着引诱和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媒体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中暴力的内容为青少年提供了攻击性榜样,减弱了青少年对攻击行为的控制,使青少年曲解了幻想与现实,增加了其对攻击行为的容忍程度,鼓励了攻击行为。近几年来,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甚至暴力音乐都成为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心理学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内研究攻击暴力行为,人格因素极为重要。Shoham等对60名暴力犯罪者进行调查,发现与对照组不同的是,犯罪组有以下明显的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紧张、喜欢寻找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

  这充分证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关。特殊的人格特点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但并非有此基础的人都会产生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青少年所处的不良家庭、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才使攻击行为变成了现实。

  生物学因素

  青少年攻击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学、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理4个方面。

  遗传学因素 大量研究显示,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而且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目前对攻击行为基因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多巴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递质系统功能基因上。

  神经生化因素 学界普遍认为,在所有神经递质中,5-HT系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最为密切。参与5-HT合成、储存、膜摄取及代谢的各种成分及5-HT受体共同组成5-HT系统。大量研究结果提示,攻击暴力行为与5-HT系统的功能低下有关。

  此外,5-HT系统中的全血5-HT、5-HT受体、5-HT的合成前体色氨酸均与攻击行为相关。除5-HT系统外,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均与攻击行为的产生和抑制相关。

  神经内分泌因素 目前认为雄激素特别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相关。在未成年人的攻击行为研究中发现女性的攻击行为少于男性。大量研究也证实,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神经生理因素 动物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影响青少年冲动性行为的神经回路由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视交叉前内侧区、下丘脑、扣带前回、脑岛区、纹状体和其他与情绪控制相关联的通路构成,此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位或其相互联系区域的结构、功能不正常,都能增加冲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

  额叶与攻击暴力行为的产生关系比较密切,颞叶特别是杏仁核被损伤后可导致攻击暴力行为。以上都说明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导致出现攻击暴力行为。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