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技术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四)

[复制链接]

390

主题

918

帖子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2:3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sunshine 于 2014-7-29 12:39 编辑

     3 共情的动态模型

      所谓动态性一般是指在一个过程中有多个系统参与(multilevel system),并且是一种时间性的动态过程(temporal dynamics)(Steve & Daniel, 2006)。由前面的论述可知,共情是指个体在面对(或想象)他人的情绪情感或处境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涉及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多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符合动态性的多系统性;另外,从时间上来看,共情过程有开始、发展和结束,是一种时间性的动态过程,与时间动态性的特点相符。所以共情具备了动态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发展,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

      所示,共情的动态模型涉及情绪、认知和行为三个系统,另外还有作为共情起因的他人的情绪情感或处境以及代表共情作用方向的投向性五个部分。当个体在面对(或想象)他人的情绪情感或处境时,认知和情绪情感系统被唤醒,首先建立与他人的共享;然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是不同的个体且自我的情绪源于他人的前提下产生与他人同形的情绪情感;而后个体对他人的实际处境进行认知评估,结合自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等高级认知来考察“我”共情他人的理由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过程中止;若成立,那么认知和所产生的情绪情感相结合使得个体产生独立情绪情感,可能会伴有第17 卷第5 期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969-相应的行为(或行为动机)(外显的或内隐的),最后将自己的认知和情绪情感外投指向他人,即共情发生。需要指出的是:(1)共情的方向。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已发现,个体共情过程中产生高水平的共情关心和低水平的个人悲伤(Chartrand &Bargh, 1997)且个人悲伤时个体关注疼痛的传导,而共情关心时更关注疼痛的情绪体验(Lamm,Batson, & Decety, 2007)。(2)共情是一个瞬间过程,与他人同形的情绪情感和自己独立的情绪情感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在此没有详加区分。(3)研究发现,个体存在避免共情的机制(Batson, Turk, Shaw, &Klein, 1995),说明元认知的作用在共情过程中是很重要的(Schulte-Rüther et al., 2008)。共情是各部分之间动态的交互作用,元认知参与并调控整个共情过程。

      共情的动态模型
      我们提出的共情动态模型是建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往研究的整合与发展。首先,该模型发展了对共情中情绪和认知并重的传统,并将行为纳入共情模型。共情的研究分为三种取向,以Lipps 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共情仅仅是一种情绪情感,是通过直接的、被动的直觉体验到的非认知现象(Coxon, 2003)。而以Titchener 为代表的学者,如Kohler(1929), Mead 和Piaget(引自Davis, 1996;Wispé, 1987)则认为共情的重点在于理解别人的情感,而不仅仅是与他人共享情绪情感。第三种取向则认为共情既包含情绪情感,也包含认知(Hoffman,2002; Davis, 1996; Singer, 2006b; Decety et al., 2006a;Lieberman, 2007)。本文延续了前人对情绪和认知并重的观点,并将行为纳入共情模型。近来,在对自闭症患者的共情研究中也证明行为是共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共情的动态模型将行为成分纳入进来。其次,发展了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的思想。如前所述,Preston, de Waal, Baron-Cohan 以及Decety 所提出的共情模型都认为共情既包含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包含自上而下加工,是两种加工方式交互作用的产物,这是过程化思想的体现。共情的动态模型将这种过程化的思想进行发展,将共情更明确地定义为一种心理过程,并绘出了过程化的模型。最近,Fan 和Han 等(2008)用ERP 研究发现共情过程的神经机制可以分为几个相互承接的阶段,即共情过程体现出了动态性的特点,并将其称之为共情神经机制的时间动态性。本文将这种动态思想进行发展、完善,从多系统性和时间动态性对共情的动态模型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综上,本文承继了前人对共情的情绪、认知并重的思想,并将行为纳入进来;发展了共情的双加工思想,明确提出了共情是一种心理过程;发展并完善了共情的动态思想,从整合的角度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

      与以往模型相比,共情的动态模型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动态模型从知、情、行多系统的角度关注共情,更完整地反映了共情过程。不但重视了共情的情绪共享机制(镜像神经元理论和情绪共享理论的体现),而且重视了认知成分(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的体现),并将认知成分明确化(见图1),充分体现了共情过程中个体能动性的参与;并且,将行为成分纳入共情模型在国内尚属首次。其次,动态模型充分考虑到共情是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结合,将共情以过程的形式展现,注重了共情的时间进程性特点。最后,该模型从多系统性和时间动态性等角度完整地展现了共情过程的动态特点,更科学地反映出了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的本质,为以后的理论发展和干预研究提供了基础。

      4 总结与展望

      我们从共情的定义入手,在总结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共情定义。与以往研究者认为共情是一种状态、能力或反应不同的是,我们从动态的角度阐述共情的发生机制,涉及认知、情绪和行为。而后对以往的共情理论或模型进行了评述,进而结合动态性的内涵,我们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并加以阐释和说明。最后通过与以往模型的分析比较指出了共情动态模型的优势所在。

      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既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预测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共情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核心,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探讨共情的模型对于了解共情的本质,更好地应用共情至关重要。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研究的价值,对共情的动态模型的探讨也不例外。我们对未来的研究展望如下:

      第一,对共情动态模型进行验证。共情的动态模型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首先,从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入手进行验证。目前关于共情脑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各个独立脑区的探讨,少有研究涉及脑区之间的动态关系;而共情动态模型强调共情的动态过程,我们期望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借助功能联结(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有效联结(effective connectivity)模型对共情的动态过程进行考证。其次,从增强共情动态模型的解释力入手进行验证。目前对共情的研究大多以负性刺激(如疼痛刺激)为研究材料,那么个体对积极情绪是否也会产生共情?其模式和所激活的脑区是否符合共情的动态模型呢?

      第二,对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性别(Schulte-Rüther et al., 2008)、社会情境(被共情者受到的待遇公平与否)(Singer, 2006a)、文化(Han & Northoff, 2008)等是影响共情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共情的动态模型范畴下,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共情内在过程进而影响共情的外在表现呢?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第三,对特殊群体共情过程的研究及共情干预策略的探讨。对社会所关注的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犯罪者(特别是青少年犯罪者)、志愿者和慈善人员等的共情过程进行研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不同群体共情过程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从而改善特殊人群的共情过程,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