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共情的相关理论及模型评述
2.1 镜像神经元理论(Theory of Mirror Neuron)
Preston(2002)等认为共情包含着个体自动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实际生活中,共情的摹仿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共情这一现象学特点,使得镜像神经元一经发现就受到了共情研究者的亲睐。20 世纪90 年代,Rizzolatti 等人在研究猴子前运动皮层中的单个神经元放电活动时,发现工作人员的动作在猴子视野里呈现可以引发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动(Rizzolatti, Fadiga, Gallese, & Fogassi,1996),这是首次发现镜像神经元的报告。随后,研究者发现镜像神经元不仅可以对行为学水平的动作进行镜像反应,还可以对意识层面的目的、欲望产生镜像反应。Nakahara 和Miyashita(2005)用猴子作被试,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使猴子明白示范者的目的性行为。例如,当实验者拿的是食物,那么目的性行为是吃;而当实验者拿的是物品,那么目的性行为是用,这些可以通过猴子的镜像神经元激活反映出来。另外,在人类被试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被试看到别人被触摸和自己被人触摸时的脑区活动是相同的(Singer & Frith, 2005; Miller,2005)。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特别是从行为水平到意识水平的镜像神经元反应使我们产生疑问:共情是否为镜像神经元对被共情者情绪情感的镜像反应?镜像反应是否能解释所有的共情现象?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镜像神经元理论不满足共情产生的必要条件。共情过程中,共情者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的产生根源是他人,而非自身,但在镜像反应中个体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人。严格意义上的镜像反应只是提供了一种低水平的将自我状态与目标状态进行匹配的机制,它所能引起的仅仅可能是情绪感染( emotionalcontagion),而不可能是共情,只有当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如认知)介入时才有可能产生共情(Rameson& Lieberman, 2009)。其次,从产生的方式来看,镜像神经元反应的必要条件是直接的、直觉性的刺激,而共情在没有直接的、知觉性的情绪刺激时也可以发生(比如,想象)(Jackson, Meltzoff, & Decety, 2005;Morrison, Lloyd, di Pellegrino, & Roberts, 2004)。再者,从两者所激活的脑区来看,镜像神经元所激活的脑区集中在运动皮层、额下皮层(inferior frontal)和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ices)(Grezes & Decety,2001; Rameson & Lieberman, 2009),其中额下皮层和顶叶皮层是镜像反应的关键脑区。而共情所激活的脑区为前脑岛(Anterior Insular, AI)、背侧前扣带皮层(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dACC)、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等(Lieberman, 2007),其中前脑岛和背侧前扣带皮层是共情的关键脑区。研究发现,特质共情水平较高的个体,前脑岛和背侧前扣带皮层的激活程度也较强(Singer, 2006b)。这一结果表明,镜像神经元反应和共情过程应该不是完全等价。
综上所述,已有的行为和脑成像结果表明,镜像神经元所涉及的过程主要为运动系统,少部分与认知有关;而共情不仅涉及运动系统,同时还涉及认知系统(前额皮层)和情绪系统(如边缘系统和旁边缘系统)。并且从共情过程所激活的脑区可见,共情包含丰富的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而镜像神经元主要是针对运动、感觉、注意等过程的解释。所以,从共情的必要条件、产生方式、所激活脑区以及所介入的心理过程的分析均可得到这样的结论:不能将共情过程简单地等价为镜像神经元的反应。共情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心理过程(如高级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
2.2 情绪共享理论
情绪共享理论认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绪共享是共情的基础( Jeannerod, 1999; Decety &Sommerville, 2003)。情绪共享是指个体知觉到他人的动作、表情或声音等外部信息时,会自动地、同步地模仿,此时大脑中相应动作或情感部位也会被激活,从而使个体产生同形的表征共享(Decety,2002; Decety & Lamm, 2006b)。研究发现,共情能力强的个体,其情绪共享能力也较强(Decety &Lamm, 2006b)。想象、知觉和模仿都能产生情绪共享(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 Decety & Grèzes,2006 )。情绪共享过程的典型代表是情绪感染(Decety & Jackson, 2004; Decety & Lamm, 2006b)。情绪感染是有情绪诱因,但个体并没有区分自我与他人,且不清楚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一种情绪状态,通常发生在共情之前。最典型的情绪感染是婴幼儿之间对哭泣的感染。Decety 和Lamm(2006)发现当新生儿听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的哭声时比听到白噪音、自己的哭声、年长儿童的哭声以及人工模拟的哭声时更容易哭,并将这种现象称为情绪感染(Decety & Jackson, 2004; Decety & Lamm,2006b)。生活中情绪感染的实例比比皆是,如葬礼上的悲伤传染和愉悦气氛对人情绪状态的感染等。Wicker 等(2003)发现被试观看他人厌恶表情和自己体验厌恶情绪时激活了相似的脑区,即脑岛皮层(Insular Cortex)和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Cortex, ACC),并且都产生了厌恶情绪(Wicker et al.,2003)。另外,研究者发现个体模仿图片上人物的情绪表情或观看带有情绪的行为时,也会产生情绪体验,并激活了情绪中枢,如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Sulcus, STS)、前脑岛、杏仁核等脑区(de Vignemont& Singer, 2006; Grosbras & Paus, 2006)。然而以上研究中虽然个体与他人之间有情绪共享,并且相应的情绪网络也被激活,但是并没有个体能动性认知的参与,因为个体没有将自我与他人作区分,未能对他人情绪进行归因,且没有认知到个体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情绪感染可能是产生共情的一个因素或第17 卷第5 期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967-条件,但以情绪感染为代表的情绪共享理论很难完全揭示共情的发生机制。首先,情绪共享主要依赖于他人的情绪表达和自己曾经的情绪经验之间的自动连接(Decety & Lamm, 2006b),没有共情所包含的认知能动性。其次,个体的情绪共享没有明确地区分自我与他人。最后,单纯的情绪共享者没有认知到自己对他人共情的原因。可以说,情绪共享是共情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无论是镜像神经元理论,还是情绪共享机制,都是个体自动地对他人进行模仿,被动地进行反馈的过程。其中个体能动性的参与比较有限,而能动性是共情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镜像神经元和情绪共享都不能完整地阐明共情的机制。
2.3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
心理理论是指表征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信念、期望、知识和情绪),并据此推断他人行为的能力, 又称为“ 社会智力”( SocialIntelligence),依赖于认知系统(Singer, 2006b; 张兢兢, 徐芬, 2005)。心理理论和共情同属于人际互动过程中对他人的知觉和理解。
虽然研究者对共情本质的理解仍存在分歧,但就共情产生的必要条件已经达成了几点共识:(1)共情过程既有情绪的参与,也有认知的参与;(2)共情是在区分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情感反应,且个体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Singer, 2006b; Decety & Lamm,2006b; Lieberman, 2007)。自我与他人的区分、情绪归因以及对共情原因的认知依赖于认知系统,是共情的认知元素,心理理论与共情内在机制的交叉点即在于此。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关键脑区为内侧前额皮层、颞上沟、颞极(temporal pole)等(张兢兢, 徐芬, 2005; Mitchell, Banaji, & Macrae, 2005)。其中与共情重叠的脑区主要为内侧前额皮层,它是与自我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脑区(Singer, 2006b)。从产生机制来看,共情和心理理论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通过对对方状况的感知,从而来决定这些刺激信息对自身的意义,并决定自我是否对他人做出反应。脑成像研究也表明,个体在对他人的刺激做反应时是有选择性的,前额皮层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Frith & Wopert,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