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分享]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一)

[复制链接]

390

主题

918

帖子

9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1: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 王拥军

       摘要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恰当地共情不仅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攻击行为。以往研究者大多从静态的角度对共情的定义、结构和机制等进行探讨,然而,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以动态的观点阐述其内部机制对于探讨共情的本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者的共情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共情进行了界定;之后在对共情相关的理论或模型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动态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是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共情(empathy)概念自出现以来即受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在脑科学的研究技术成熟之前,对共情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测量学的技术(郑日昌,李占宏,2006),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学者对共情的定义通常局限于现象学和行为水平,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共情的结构或维度上,而对共情内部机制和相关模型关注相对较少(Decety& Jackson, 2004)。然而,共情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心理现象,不仅是一种状态或能力,它更是一种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Hoffman, 2002;郑日昌,李占宏,2006)。分析共情的动态机制及相关模型对于探讨共情本质,以及更好地应用共情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作为一门近10 年兴起的新学科对共情脑机制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共情的动态模型提供了初步的证据(Lieberman, 2007; de Vignemont& Singer, 2006)。因而,从动态的角度来探讨共情模型是有其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本文首先提出过程化的共情定义,而后对以往的相关理论或模型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提出共情的动态模型做了尝试,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共情的定义

       1909年,铁钦纳(Titchener)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首次提到英文“empathy”一词,自此后共情才出现在心理学大辞典中(Wispé,1987)。之后,有研究者曾用同感、移情、共感、替代内省、共鸣、社会敏锐性等概念来表示这种心理现象(史占彪,张建新,陈晶,2007)。还有很多研究者将其译作“移情”,为了避免与弗洛伊德的移情(transference)相混淆,本文采用了共情。

        从已有文献来看,共情的界定仍存在较大分歧。研究的早期,共情的定义主要基于哲学的思考和现象学的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郑日昌,李占宏,2006):(1)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如Hogan(1969)认为共情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在智力上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并据该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Hogan Empathy Scale),用于测量共情状态下个体的认知状况。认为共情是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从而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情绪体验状态。(2)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反应。如Eisenberg和Strayer(1987)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将会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3)共情是一种能力。如Feshback(1987)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认知能力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的情感反应能力,两种能力交互作用,使个体产生共情。Ickes(1993)将共第17 卷第5 期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965-情定义为准确推断他人特定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

      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转向通过对其结构或成分的探讨来定义共情。Davis(1996)认为共情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并据此编制了国外使用最普遍的共情量表(Interpersonal Relation Inventory),将共情分为四个部分,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想象、个人悲伤(personal distress)和共情关心(empathy concern)。国内学者彭秀芳(200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共情所包含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Davis 关于共情结构的划分。崔芳、南云和罗跃嘉(2008)从功能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共情包含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共情的作用。随着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 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对共情的研究为共情的定义提供了新的视角。Decety, Philip 和Jackson(2006a)基于共情脑机制的研究成果,认为共情是在不混淆自己与他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基础上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的一种能力,包括情绪共享(affectsharing)、观点采择和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三种成分。Singer(2006b)认为共情产生过程的必要元素包括:①产生共情的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②这种情绪与另一个人的情绪是同形的;③这种情绪是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产生的;④产生共情的人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以上定义都是基于对共情成分或结构的探讨。

      虽然研究者对共情的定义越来越具体和深刻,但是上述定义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共情的本质特征。首先,共情是一种心理过程,无论是把共情定义为一种状态、一种反应或者是一种能力,还是从其结构和产生的必要成分入手来定义共情,都很难反映出共情作为一种动态心理过程的特征。另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以往研究只注重了共情作为个性心理的特点,对其作为心理过程的特点重视不够。其次,对共情中的认知成分重视不够。虽然Hogan, Singer, Decety 等研究者关注了共情中的认知过程,但只是强调对他人内部状态的认知理解和对自我与他人区别的认知,并没有涉及共情者的情绪归因(emotion attribution),以及元认知在共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Schulte-Rüther,Markowitsch, Shah, Fink, & Piefke, 2008; 邓赐平,2008)。而这恰恰是共情与单纯的情绪共享相区别的关键特征,更是共情作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心理过程的能动性的主要体现。第三,共情是他人指向的(other-oriented)一种情绪情感过程,即对象性是共情的重要特征之一(Decety & Jackson, 2004; 郑日昌,李占宏,2006; Decety & Lamm, 2006b)。当主体产生的情绪情感与主体(而非客体)所处的情境更相一致时,即内投指向自己(self-oriented)时,产生的是个人悲伤,是以自我为导向的情绪情感反应,而非共情(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因为个人悲伤有可能激发个体产生退缩、倒退的动机,所以个人悲伤不能有效预测亲社会行为( deVignemont & Singer, 2006)。而上述定义并没有体现其方向性的特点。最后,对共情的行为层面关注不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共情通常伴随着相应的行为反应(empathic behavior)(Schulte-Rüther etal., 2008),但上述定义并没有提及共情的行为层面。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共情是: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7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8-3 12:4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着蛮学术的。。研究一下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