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8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动力学中的非解释性机制:解释之外(二)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09

帖子

10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8:0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变化过程

      婴儿期是人类发展最快的时期,而婴儿发展过程又同咨询进程的发展相似,所以很自然的我们希望通过了解婴儿发展过程来了解咨询发展过程。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婴儿发展过程与咨询进程发展过程的类似之处在于,除了脑神经的发育,一种新能力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主体间交互性的环境。

       对状态的双向调节是核心共享行为(central joint activity)

      “状态”是指在某特定时刻个体的整体半稳定结构。如 Tronick(1989)所述,两者之间的双向状态调节是通过感知系统的微信息传递,和母婴间被悦纳并回应的情绪表达所实现的。一开始需被调节的状态是饥饿、睡眠、规律的活动、兴奋还有社交,不久则变成了愉悦(水平)或其他情绪状态、激动或者兴奋(水平)、探索、依恋和归属感,最后则几乎是任何状态组合,比如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动机状态的结合。调节包括增强和调弱,扩大,修复,支持,还有回复一些预定的平衡状态等。

       调节是目标导向的

      整个目标导向的双向调节过程大多数时候并不简单,也不直接,且通常不那么顺利,当然它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理想中预期或者想要的来。这个过程反而会不停的斗争、协商、对目标丧失和修复、中途修正、辅助,还有回归一定范围内的平衡等,而这些都要求关系双方有着持久性和对失败的忍耐(当然这些要求并不是对等的,对养育者来说,他们承担了更多)。

      双向调节也涉及了主体间交互的目标

      整个偕同向前的过程是同时向两个目标前进的过程,第一个是身体/生理上的,这种目标通常通过行为上的匹配来实现,比如说养育者把婴儿抱在怀里喂食与婴儿的吮吸与吞咽;或者说养育者对婴儿的大量面部或言语刺激和婴儿的大量愉快的兴奋和面部表情。在整个过程中,对方动机、欲望和潜在目标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情绪,所以第二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则是,双方对对方动机、欲望和潜在目标的双向认识。 (Tronick et al., 1979)这是一个主体间交互的目标。除了双方动机和欲望的交互理解,这个目标也暗藏了对双方交换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要求,所以必然存在着一种行为来确认双方达成共识。情绪的同调就是一个例子( Stern, 1985)。

      我们不太可能来认定哪一种目标更为重要,身体/生理的,还是主体间交互关系的目标。有时候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然而通常这两种目标在整个过程的前台和后场之间(主导和次要地位)不断前后变动,这种情形在所有的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我们在这篇论文里的中心讨论则更加关注与主体间交互关系的目标。

      调节过程中的“涌现特性”( Emergent Properties)

      在偕同前进的时间里,就算可以做个大概的预测,我们并不清楚这期间会发生什么,或者在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不定性不仅是因为动态系统的特性,也是因为“现在”和中间目标的不断改变,还有整个过程的自主变化。就算是最经常发生的互动模式也很少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复,互动的主题经常处于进化和改变的过程中,在“自由玩耍”等类似的活动中尤其明显,因为这类活动的本质就是为了避免厌倦而在过程中持续引入变化。( Stern, 1977)。而且,就算是一个更紧密具体的活动,如喂养或者穿衣服,也从没法完全的重复。

      在“偕同前行”的整个过程中,互补性适应行为和为适应产生的主体间联结在“神遇时刻”中突然实现,而这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双方都有所准备却并无预期。这样的时刻是双方都参与其中并提供了一些特殊的东西。在这种理论中,联结如 Sander(1991)所设想的取决于认识的特异性。

      具体关于“神遇时刻”的例子有:父母的行为符合了婴儿对睡眠的倾向从而触发了婴儿从清醒进入睡眠的时候;又比如当一系列的自由玩耍变成了爆发式的互动欢笑的时候;又或者通过父母的教导和示范,婴儿学到那个会叫的东西叫做狗的时候。在后面两个例子里,这种联结也是主体间的,因为双方都认识到相互的匹配,每个个体都意识到了另一个人目标中心的动机结构的重点。通俗的说,每个个体都对“现在在这里我们之间在发生些什么”有着类似的理解。

      我们设想主体间的相遇对人类来说是具有目的性的。他们是客体关系目标的心理化版本。在系统理论中,这种联结需要个体与环境的联系,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引起了一个比系统本身更具包容性的状态。Tronick把这个更包容的状态称为意识在两元关系中的扩张。

      神遇时刻能创造一个新的主体间环境和一个可改变的“内隐关系知觉”领域

      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展现这个观点:如果在玩的过程中母亲和婴儿意外地进入更高层次地兴奋和愉悦,那么婴儿对未来高水平双向创造的正向兴奋的承受范围就被扩展了。一旦这种范围有所扩展,双方都会觉察到他们成功地在更愉快的方式中互动,由此之后他们的互动就会在这个改变了的主体间环境发生,这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曾近到一起到过那里。内隐关系知觉的范围因此改变了。

      改变主体间环境的“神遇时刻”的当下结果

      当“神遇时刻”发生在一系列的双向关系调节中时,在双向关系中双方的分离和缓和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 Nahum, 1994)。 Sander(1983)把这种分离叫做“开放的空间”( open space),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婴儿可以自己一个人呆着,尽管这时有另一方存在( Winnicott, 1957)。这里的“开放”指的是可能存在的新的开始,不必被维持平衡的必要关系调节所束缚。这种常见内隐关系知觉所导致的束缚被放开了,而创造新的东西成为可能。婴儿可以对新的经验进行重新架构。在“开放的空间”的期间,双向的调节被暂时停止了,然后这段双向关系重新开始了偕同前行的过程。但这时,因为新的主体间关系和改变了的内隐行关系知觉,偕同前行的过程发生了改变。

     在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现在将对非解释性机制的描述性术语和理论基础进行讨论,并且说明其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

    “神遇时刻”作为理论的关键,是“偕同前行”过程中的“涌现特性”,且改变了整个主体间的关系,也改变了内隐关系知觉。简单来说,偕同前行是由一系列的“现在时刻( present moment)”组成的,在这些时刻中,各个主体一点点修正方向,慢慢前行。不时的,一个激起了高涨的情感的现在时刻,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预兆。这些时刻被成为了“当下时刻”( now moments)。当这个“当下时刻”被抓住了,比如说以一种真实,独特且个人化地回应了,那么它就变成了“神遇时刻”。这就是“神遇时刻”如何作为“涌现特性”改变了客观的关系环境。我们会对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