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俄狄浦斯期(3-5岁)
★解除了和母亲的二元关系,开始把父亲作为第三个客体,家庭关系中出现三角性。
★男孩和父亲的冲突,女孩和母亲的冲突。(负性俄狄浦斯,发展到正性俄狄浦斯)
★如果儿童性蕾期的攻击性遭到父母方的呵斥和惩罚,潜意识中便可能形成较强的阉割恐惧。(男人气的丧失)
★发展顺利,儿童逐步与同性父母认同,俄狄浦斯情结逐渐消退,压抑进入潜意识。儿童的这种认同既放弃情结中的仇视和神经症性冲突,与同性父母认同,特别是与同性父母的道德观,禁忌认同,即超我认同。这种认同有助于抵御俄狄浦斯期的退行,而这种退行是导致自恋性疾患的根源。
★这个时期,内驱力发展的三大特点1,自体性爱。阉割恐惧,到成人期,外部的禁止和惩罚内化,转化为良心恐惧。上述恐惧都可激起焦虑。2,固着:当个体性心理发育阶段进展时,以前阶段的满足方式还部分被保留下来,如果这种保留部分过份地强烈和持久,就称为固着。固着是潜意识的,也常常是成人神经症症状形成的核心。3,退行:反向或退行到前一阶段的满足方式称作退行,退行十分常见,并不都是病理性的。通常能反映出儿童性心理发育某阶段的固着。
★这个事情学会和人相处。影响的人物是爸爸和妈妈。品质:目的品质。影响认为:家庭。
★家庭够宽容,发展出不卑不亢的品质。好的父亲即要有权威又要能够接受孩子的挑战。来自于早期权威的宽容。否则,两个极端,要不就是盲目崇拜权威,要不就是挑战权威。
★这个时期的问题:1,人际关系。对人的依赖:从不依赖和过渡依赖。2,性的问题。性角色问题。
★父母关系的良好会带来这个时期的顺利度过。
★俄狄浦斯期性格:比较完美的性格。与客体对象建立稳定关系的总体能力、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复杂性、对困惑的容忍、观察自己情感活动的能量、自我检点以及自我责任感。这类患者对现实检验有把握,对于他人的复杂性能报以忠诚、体谅和理解。俄狄浦斯期的个体特征被理解为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感,同时又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痛苦的人。治疗师常常会对之产生正性的反移情。
★俄狄浦斯期焦虑:也称超我焦虑。包括害怕因不能接受性、攻击和依赖冲动而受到惩罚。虽然这种焦虑没有威胁到现实知觉和自我认同,但是将严重损害自身的“完美感”。尽管事实上,俄狄浦斯期焦虑产生于儿童自我感和现实感巩固之后,但由于俄狄浦斯期的幻想通常包括死亡和报应的想法,焦虑可能依然会相当强烈。个体的成功体验通常激起俄狄浦斯焦虑,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使他/她情绪上强烈感受到战胜了父辈,他/她可能会变的非常焦虑或出现一些症状,潜意识中期望自己的举动受到惩罚。----内疚感。
2、来访者来访时间、类似阶段相似反映。结合李鸣讲课分析整理。
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理论。
1,心理治疗理论与治疗师的人格必须相称。心理治疗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治疗师的人格特征。比如:精神分析治疗师通常多倾向内省、思辨、含蓄,而心理剧治疗师则通常表现出敏捷、粗放和果敢。做意象、催眠则倾向于一种灵性和诱导性以及深邃的洞察感知觉。
2,心理治疗理论与治疗师的人生哲学必须吻合。心理治疗实质上涉及到怎么看待人性,怎么看待人生的问题,人只有在符合自己人生观的理论中才能架轻就熟,才会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心理治疗总是在一定人生哲理指导下进行的,很难想象治疗师能用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论去说服被治疗者。
治疗师在对待自己的治疗风格上往往是需要一个理性且严谨的思维,以及深入对自我的了解上。
以上讲课内容根据李鸣督导老师课程内容以及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书本内容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自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