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体罚学生的心理分析(一)

[复制链接]

357

主题

744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1: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虹口区
  教师体罚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

       新闻事件
       一个9岁的孩子,就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掌掴,造成耳外伤。这事发生在北京丰台蓝天丰苑学校,据报道,这个老师在教学业务上认真负责,是“优秀教师”,“善于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与成就感”。然而,如此暴力施教,又如何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教师暴力事件并不鲜见。杭州一幼儿园老师用紫外线灯照射惩戒孩子,上海一幼儿园女教师在女童下体放芸豆,都是最近曝光的事。这位掌掴学生的老师为其暴力付出了被行政拘留10日的代价。虽如此,我们也并不怀疑一些暴力老师在教学上的优秀,但有鉴于教师暴力事件一再发生,我们不妨问一句,为什么总有一些老师喜欢暴力?

       心理分析
    (一)、环境因素
        1.行为强化
     (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该学习理论受洛克的经验论的影响,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强调学习中的各种因素的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一种以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的理论的最重要部分,他认为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行为之所以形成或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如果取消强化,行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凡是有增强行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可以成为正强化物,相反,减少行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可以称为负强化物。

     (2)强化是体罚行为形成的重要心理原因
       体罚行为之所以获得,是因为有强化因素的作用。教育教学中,强化教师体罚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学生本身的行为改变。教师体罚行为为一种刺激,会引起学生表现出回避该刺激的反应。比如,小学生成绩不好,受到教师的体罚,体罚使小学生感受到痛苦,因此,学生为了回避体罚而变得积极学习并取得好的成绩,这样,学生取得的好成绩强化了教师体罚的行为。从结果上看,体罚方式符合行为主义的原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行为主义有其不完善之处,它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体罚也正是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不良影响。

       学生的不正确观念。
       有些学生认为教师体罚是正确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对教师体罚行为表示认同,这种认同也是对教师不断表现体罚行为的强化。比如,某小学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耐心教导,却没有效果,另一位小学生建议教师应该打学生,并强调打学生才能管好学生。这位教师感到不可理解,仔细了解得知以前这个班级的教师经常打骂学生,学生已经适应了打骂这种方式。

      个别校领导和家长鼓励教师体罚。
      有的校领导允许教师体罚学生,并且亲自体罚学生。有的学生家长告诉教师,如果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教师可以随便打骂。这些因素也强化了体罚行为,使教师在心理上对体罚行为也感到认可。

       学生的身体弱小。
       学生的身体弱小也许是强化教师体罚行为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体罚行为主要表现与小学中的原因。小学生无力阻止或反抗叫司机的体罚行为,增加了教师体罚学生的可能性。

          2.认知因素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认知”在托尔曼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内部认知加工的中介过程,特提出的认知观点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提出了发现学习。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观点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相反,他强调接受学习,但也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强调认知的学习理论有很多,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认为行为获得是一种内部的认知过程,行为是由人的认知作用的发生、发展而形成的。

      (2)教师体罚行为的认知原因
        体罚行为的形成与教师的认知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于教师对体罚行为的认知有密切关系。教师对体罚的不良认知往往导致体罚行为表现。体罚学生的教师往往认为,体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了学生好,是教师爱心和责任心的体现等。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教育现状的认知有关系。从教育现状来看,教师之所以认为体罚可行,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观念是助长体罚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会指导着体罚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在心理上为体罚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

      教师的品德或文化业务水平不高。
      有的教师品德素质不高、缺乏教师人格或文化业务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培养学生,也没有掌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容易导致教师以粗暴的体罚方式来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教师往往并不认为体罚是不道德和对学生有害的方式,相反却认为体罚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罚是合理的、简单易行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