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关于父母打孩子的问题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09

帖子

10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5: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虹口区
本帖最后由 wanwan412 于 2014-7-8 15:35 编辑

浅析关于父母打孩子的问题

      事件回顾:
      母亲节刚过去两天,可七岁的花都区农家女孩小杏(化名)说,妈妈好凶,她最怕妈妈了———昨日,这个女孩在记者面前撩起上衣,指着肚脐眼以下到两腿之间的那块皮肤,喃喃地说,“是妈妈‘辣’(烧)的……”小杏说,妈妈常打她,她还曾经被吊起来打。“她太不乖,这么大还尿床,所以我用火柴烧她,看她还敢不敢……”昨日小杏的母亲向记者亲口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律师表示,在家庭中施以严重暴力行为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至昨天为止,那惊人的一幕在花都区新华镇广塘村一个农家已经发生10天了。昨日,小杏的表姐从堂姐处得知:“上月30日那天,小杏的妈妈用拨柴草的烧红的铁棍,烫她的下身……”表姐听后吓了一大跳,下午她和小杏的邻居刘小姐一起把小杏从学校里偷偷接出来。

       面对几个一脸关切的大姐姐,小杏顺从地掀起上衣,拉开裤子———只见肚脐眼以下到下身两腿之间的部位,清晰地布着七个被烧伤的疤痕。经过10天,虽然没经过任何治疗,但伤口还是慢慢地愈合了,正在长出新生肌肤。

       父母打孩子,稍作分析,可以找到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是因为这样的父母无法用脑袋解决跟孩子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这样愚蠢的解决方式,由这样的孩子组成的未来世界将会是什么样?我的想象之一是,每个国家,都不需要外交部了,外交功能直接交由战争承担。

       第二,父母通过拳头让孩子听话,是在给孩子强悍地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你可以不屈从道理,但你得屈从强权;你以后作人,别人不听你的你就打他,一直打到他服气为止,如果遇到你打不过的人,你就听他的。

       第三,父母打孩子,也是在告诉孩子这样的信息:如果我们打不过你了,你也可以通过打我们来报复我们,让我们听你的。这不是臆测,而是事实:很多对年老的父母动粗的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动粗”,因为他们只学会了用骨骼肌“说话”。

       现在我模拟采访一下打孩子的父母,看看打孩子后面有什么深层的动机:

       记者:你对孩子可以又骂又打,说明你是个爽快的人,也是个真诚的人——因为你想干什么就直接干了,没有压着憋着自己。那么你能不能也很真诚地说说,打孩子有什么感觉?很爽吗?

       父母:(在被逼问下犹豫再三)嗯,你说的对,打孩子有很爽的感觉,想打就打,反正法律的相关规定还没跟上来。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也不对,我其实经常自己也压着憋屈着的,比如在外面对领导或者其他强悍的人,即使气得要吐血,也只能忍着啊……所以打孩子很安全,反正他吃我的喝我的,本来就欠我的,打了还可以减少他对我的内疚感,对他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呢。唉,有朝一日,要是可以随便打领导、富人、拳击高手等,那就太爽了。我想,如果我当了皇帝,那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子民,想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都看我的心情……啊,爽死了。

       记者:啊,您既能觉察到自己打孩子时的爽劲,还能这么勇敢地表达出来,实在让人佩服。那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会希望父母通过打你让你听话吗?

       父母:当然不希望,挨打是件多么恐怖、痛苦的事情啊。

       记者:那你为什么还要打孩子呢?

       父母:唉,其实跟他们犯没犯错误没关系。俗语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大家一直对这话有误解。这话的意思是,做父母的三天不打孩子,就像很久没搞娱乐活动一样。所以我们希望孩子经常闹点事让我们有机会施展下拳脚。我们打了他们,能量宣泄了,就不会在外面乱来了,这也算是孩子们为社会和谐作出的贡献吧。

      记者:谢谢你的坦诚。我可以把你的话写下来,给那些打孩子的父母看吗?

      父母:当然可以。不过可以事先提醒你一下,我们这样喜欢动手动脚的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很多情感体验的,所以他们看了也是白看。还有,我说的这些话会败坏他们打孩子的娱乐兴致……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主题

744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9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7-9 11:2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虹口区
基本父母都会打孩子吧~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