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考后寂寞期:过度放纵易引发抑郁(一)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765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2: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虹口区
本帖最后由 津巴特别多 于 2014-6-27 12:02 编辑

考后寂寞期:过度放纵易引发抑郁

      来源:新京报

      高考结束,一些考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狂欢暑假:叫上同学聚餐喝酒,找KTV吼一嗓子到深夜,或者干脆找个网吧刷夜打游戏……但一段疯狂之后,一种空虚感会油然而生。为何会有这样的迷茫产生?高中毕业生在后高考时期该如何自我调整呢?

     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高考之后的两周,被认为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表示,高考过后是心理和身体问题高发期,有些考生容易因生活作息变化产生健康问题。无限制地放纵,沉溺于对高考的回忆中,对前途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

      防止无端生事

      每年高考过后到成绩出炉的这段时间,都是考生的“寂寞期”。温方表示,这段时间,家长尤其要注意考生的心情,帮他们度过这段寂寞期。温方表示,这段期间尤其要防止孩子无端生事。温方说,考前为了让学生安心复习,一些家长承诺了学生很多要求,有些甚至是无理要求。考试结束了,学生开始要求家长兑现承诺。“这时,家长要适度满足学生的要求,但不能全部满足”。当然,家长也不能完全否定之前的承诺,须以适度的方式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

      别对孩子放狠话

      另外,这段期间千万不能对孩子说绝话、狠话。温方还提醒家长,虽然这段时间,家长也很焦虑,但不能把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温方建议,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带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例如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饭等。“高三这一年,学生闷头复习功课,家长一心一意照顾孩子饮食起居,互相之间的亲情互动已经到了冰点。”温方说,这段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一是可以把焦虑、苦闷等消极情绪排挤掉,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邻里、关心家庭的美德。

      温方表示,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环节,不是说参加完高考,人的一生就终结了。在适当放松之后,还是应该为下一个新起点做准备,继续保持学习状态。

现象 1

      高考过后,一些学生的日程被各种同学聚会挤满了,四处吃香喝辣。回到家,父母觉得孩子在准备高考时受了苦,还要好好犒劳,顿顿大鱼大肉。

      娱乐无度忽视安全

分析:

      温方表示,一些考生认为,高考后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所以毫无节制地吃喝玩乐,甚至暴饮暴食,日夜颠倒地上网玩游戏,生活规律全部乱套。这种玩法实质含 有一种宣泄的情绪,会导致忽略安全问题,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他举例,以前有个学生被高校推优提前录取,本可不用参加高考,但该学生还是参加了高考,成绩也 不错,考完后去野三坡游玩,不幸从山上摔了下去。

建议:

      父母要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合理安排膳食,还要鼓励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如爬山、跑步、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考生高考后保持正常睡眠量,依照平日生活饮食规律即可。在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是最不可取的。

      高考结束后,父母也有松口气的感觉,有些人甚至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后心理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现象 2

      回忆起去年参加完高考后的生活,已经是大一学生的小孙用“混沌”两个词形容。高三以来一直都被老师、家长催着做这做那,高考一结束,生活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小孙在昏昏沉沉饱睡了好几天后,除了看电视、上网、睡觉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了。

      失去管理心理空虚

分析:

      北京市第165中学心理教师彭曦表示,从原来时刻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放松下来之后,很多考生生活和精神都会忽然出现一段真空。后高考时期压力的突然释放,可能使考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建议:

      考生高考结束后,可适当延续一段时间备考时的生活作息,对中学时代的生活进行总结,对未来的生活展开“设想”,甚至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如详细了解目标 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还可以选择一些学习的内容,如考驾照、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英语等实用的技能。这不仅能让考生平稳度过这段日子,更可为今后学习、生活 打下基础。

      高考后,父母最好不要再过多代替孩子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们结伴外出散心。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