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际关系] 隐形的压力,隐形的翅膀(一)

[复制链接]

467

主题

970

帖子

10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5: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普陀区
本帖最后由 司马如花 于 2014-6-12 15:58 编辑

隐形的压力,隐形的翅膀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网络

  【个案概要】

  晓慧,17岁高三女生,因学业及人际关系问题导致抑郁、焦虑、厌学。

  【当事人主诉】

  “我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朋友也很多,性格外向开朗。以零志愿考入一所重点高中,在学校住宿。开始和同学们相处很愉快,后来越来越不习惯。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让我和外公同住。

  “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和我最要好的朋友关系紧张,变得很疏远,特别接受不了。高中学习成绩不怎么样,高三第一次会考的成绩很不好,之后情绪很低落,睡眠也不好,曾经几天几夜不睡觉,不想去上学,还有自杀的念头。把爸妈吓坏了,到学校问是否可以休学一年。老师同学们都说我像是变了个人。

  “两周前我找学校老师咨询,开导了一下,建议先改善睡眠,后来去精神卫生中心开了药。虽然睡眠好转,还是觉得郁闷,和同学交往有困难,感觉自我封闭,独来独往,孤苦伶仃。做作业容易走神,想入非非,担心情况会变得更糟,但没有实际行动,想努力但努力不起来,特别想离开现在的环境,转学或者考高复班。

  “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我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改善性格。”

  (仔细读来,当事人的主诉和咨询师的概要有一致,也有些不一样。不知咨询师有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而这种差异会不会对咨询的目标、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又会是怎样的影响?反思这些问题是挺重要的一个视角。)

  【评估和分析】

  依据《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中的分类,晓慧在咨询之初具有分神、忧郁、期待性焦虑、自卑、消沉、孤独、压抑等表现,均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晓慧的性格呈现矛盾的两面,可能与双亲性格反差大有关;另外从小到大生活环境优越,被家人和老师捧在手里,一帆风顺,抗挫折能力不够。住宿生活不适应、同学相处不愉快、学习成绩下降等诸多因素累加在一起,都对晓慧的自尊心造成很大损伤,以致于变得内向、消极、逃避。

  晓慧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很高,对家人及好朋友都比较依赖,心理独立性较差,难以承受孤独,这可能与分离焦虑有关,成长中的青少年都要面对与父母分离、不断走向成熟与独立的心理发展课题。

  【咨询策略、技术和计划】

  给晓慧的咨询采取整合的支持性的短程治疗策略,以谈话为主,并结合家庭作业、意象对话、释梦、放松训练等技术进行。

  咨询中不断地倾听与反馈可以满足晓慧对自身理解和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使其恢复自信、提高自尊,也帮助她认同并内化咨询师相对稳定的自我功能;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增加她的自我觉知与掌控,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不断发现自身优点,同时也促进其行动力;深呼吸和躯体放松都是很好的减压方法,有助于来访者在结束咨询后在生活中持续使用。

  咨询暂定为一个疗程,10—12次结束。

  (从咨询的设置角度,若确定疗程,还是以一个明确的次数为宜。双方都知道咨询计划从何时开始,又在何时结束,对咨询的动力和状态应该都是有影响的。而次数的不确定,则会是另一种影响。)

  【咨询过程的关键点】

  第一次咨询:

  精神卫生中心给晓慧的诊断是“抑郁倾向”,她来我这里咨询时刚刚恢复上学。在咨询过程中晓慧情绪平稳,表达清晰,偶尔露出憨憨的可爱笑容,咨访关系建立得相当顺利。介绍完一般的咨询过程及规则后,我们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认识自己,整合性格,培养独立性。

  (“认识自己,整合性格,培养独立性”是挺大的目标,更要注意在概念的澄清、疗程的结构上有仔细的考量,比如如何在10-12次之内能实现那三大目标。)

  结束前询问晓慧对咨询的感受,她说心定了,开始接受现状。咨询师给她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她记录印象深的梦和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消极想法,并建议她以后自己过来,不必让父母陪伴。她很开心地走出了咨询室。晓慧的父母也很配合,虽然非常不放心,还是同意让她单独过来。

  接诊前听值班员介绍情况时,曾有很多信息让我感觉晓慧的问题似乎很严重,但经过第一次访谈后放心很多。有完善的支持系统,有强烈的咨询意愿,还有药物配合,晓慧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转变。

  (由于当事人主诉有自杀意念,而且抑郁症状已被确认,因此,在初次咨询时,对于危机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使在药物配合下,咨询师认为当事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因为自杀危机干预的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抑郁缓解期,当事人反而有突然自杀的可能性,必须加强监护,直到危机警报解除。

  对于危机的敏感,甚至最终形成自己对于危机的某种直觉,这是咨询师需要在咨询过程中慢慢培养自己的。)

  第二次咨询:

  这次是临时增加的,与第一次仅相隔一天,非常急切。父亲开车送过来,晓慧和母亲一起进入咨询室,迟到了十分钟。

  (为什么临时增加?为什么急切?背后的信息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咨询时要留意并思考的,尽管咨询师未作明确交待。)

  母亲介绍了晓慧在小学、初中时的情况,荣誉和成绩一直跟着,进入高中后反差很大,讲了近半小时后离开。晓慧的情绪很消沉,纸上记了很多消极念头,担心下周去学校的状况。说的最多的仍是和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像阴影一样无法甩掉,矛盾的想法不停摆荡。

  晓慧提到爸爸曾经去问老师能否换座位,感觉到父母对她包办太多,过多的支持与保护让孩子丧失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