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季少女迷恋偷窃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655

帖子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16:2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雷曼2013 于 2014-6-3 16:27 编辑

花季少女迷恋偷窃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网络

  家里频频发生神秘盗窃案,结果却是花季少女一人所为,自5岁时染上恶习,至今已经11年。

  16岁的少女李琳随同父母从乡下来到成都的舅舅家。但没多久,舅舅家却突然发生了一桩神秘的盗窃案。李琳的舅舅、舅妈在成都经营着一家公司,这天舅妈一查账,竟然发现少了1100元!难道家里进了小偷?就在纳闷时,更蹊跷的事发生了,在成都的大部分亲戚家里,都相继发生了丢钱事件。

  此时,李琳的母亲出面了:“那1100元钱是李琳偷的,我问过她,她承认了。”这番话让舅舅、舅妈大吃一惊。后来,他们又得知那些亲戚家的钱也都是李琳偷的。原来,李琳在5岁时就染上了偷东西的习惯,至今已整整11年。

  李琳上小学时,有一天她从老师办公室拿走了一本教科书,但第二天,她又悄悄地把书送了回去。后来在学校花卉展期间,李琳又将一盆鲜花挪到了厕所里,但奇怪的是,她自己却向老师报告有人偷花。由于当时有目击者,李琳的“自盗”案件很快就被“侦破”。老师把她的表现告诉了她的父母,但忙着做生意的父母并没在意,可这一放手让李琳难以自拔,她又开始了下一轮的疯狂“偷物”。此时,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更令人吃惊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琳的作案手法也开始向“专业”化发展,此时的她已经可以娴熟地溜门撬锁。偷完东西后,她能镇定地砸碎镜子,伪造现场。李琳偷了东西后很少自己用,那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偷呢?这让她的父母难以理解。

  中国有句俗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李琳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认为打骂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结果却让李琳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万般无奈之际,父母带她来到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求助。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李静,在和李琳的接触中发现,李琳对父母充满了仇恨。为了找到原因,李大夫向她的母亲了解家庭状况。

  “从去年开始,我们让她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把自己偷东西的过程写下来,然后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念。而且我们曾当着众人的面,打过她……”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教育方式,李琳的父母并不认为有问题。

  对不可抑制的偷窃冲动,李琳很痛苦,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恨这种行为,你又来捣乱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李琳的心理状态,李大夫开始对李琳进行例行的心理问卷测试。在完成心理测试后,李大夫得到一个信息:李琳偷东西的习惯,很符合“偷窃癖”的特征。

  中华医学会儿童精神病专家郑毅教授说:“偷窃癖有很多特点,比如说要不断地重复去偷,这种行为他自己控制不住,这跟那种有目的偷窃不同。

  李琳从5岁就开始偷窃,而且偷窃次数十分频繁,这样看来,李琳的行为显然符合了这些特征。但实际上,有很多小偷也是反复作案的。怎样才能判别一个“真正”的小偷和“患病”的小偷呢?

  郑毅教授进一步解释了两者的区别:“有偷窃癖的人总是有一种紧张感,在行动前他的内心会非常冲动,心跳加快,当偷完后,他会有一种释放感、满足感,甚至有人形容它为‘快感’。但之后,他还会自责、内疚,想要改变但又改不了。”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小偷总是想偷最值钱的,而李琳却并不在意偷的是什么。李琳之所以要偷窃,是因为她内心有一种想偷的冲动,这种冲动非常顽固,她自己已经无法控制。医生最后诊断,李琳的确是个偷窃癖患者,这让她的母亲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从来没想过,女儿“偷窃”竟是一种病!更让父母内疚的是,李琳在5岁第一次偷窃时,他们并没有严厉制止,自此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

  6岁之前,是一个人的心理关键期。其实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本能的原始冲动,比如我们都喜欢吃好东西,听美妙的音乐,但很多人不大愿意去辛苦工作。但当一个人受过教育后,就会有社会责任心,他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这种原始本能。可正是这个关键时期,父母无意中的纵容致使她没有认识到偷窃是可耻的,这对她形成“偷窃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生发现李琳大脑中的5羟色胺浓度特低,11年的偷窃“生涯”能有救吗?

  李大夫开始对李琳进行心理治疗的第一步―――认知治疗。首先,要让李琳深刻认识到偷窃行为和社会规范是相违背的。为了加深她的认识,民警唐建新带李琳来到了成都市公安局。

  第二步,李大夫给了她一根橡皮筋。医生告诉李琳,每次她有偷东西的冲动时,就拿这根橡皮筋狠狠地弹一下自己的手背,这就是心理治疗中著名的“橡圈厌恶疗法”。每次这种疼痛刺激,会伴随病人的冲动欲望重复出现,时间一长,她的大脑中就会留下一个印象,这种冲动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可以慢慢弱化病人的这种“偷窃”欲望。 靠这种方法,李琳的偷窃冲动会不会得到控制呢?但是单纯的心理治效并不明显,李琳和母亲再次来到华西医院。这一次检查,李大夫发现李琳大脑中的5羟色胺浓度特别低,这一点说明她存在严重的抑郁障碍。

  处于青春期的李琳本该是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少女,但没有家庭的温暖,令她总是闷闷不乐。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她也会找朋友玩或玩游戏,但是当她发现,只有在她偷东西后,平时对她很少关心的父母,才会马上团结起来“教育”她。尽管这种方式不好,但却成了她寻求刺激和家人接触的一种异常行为。

  找到了病因,李大夫马上调整了治疗方案,在心理治疗的同时还给李琳服用一些5羟色胺调节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治疗,这一天,李大夫决定用生物反馈仪对李琳进行一次特殊的测试。这个仪器可以将人脑中的各种脑电信息转化成图像信号,显示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心电研究室,电脑界面上有飞镖在行走,如果人的注意力越集中,飞镖走得就越快,如果注意力分散,飞镖走起来就断断续续,很不连贯。

  对李琳的测试开始了,此时的飞镖运行得十分平稳。这时,一位护士随意性地放了些钱在李琳面前。面对钱的诱惑,李琳又习惯性地抓起了衣角。这一次,她能否控制住偷窃的冲动呢?飞镖突然间走得不连贯了,但是很快,飞镖又开始平稳运行,最终飞向了靶心。李大夫松了一口气,调整后的治疗方案终于帮助李琳控制住了拿钱的冲动,她的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7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6-4 17: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真的有些人偷窃的念头和快感控住不住啊,那个很漂亮的演员薇诺娜·赖德貌似也爱偷东西啊,真可惜。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0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1
QQ
板凳
发表于 2015-4-3 08:2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确实要引起注意啊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