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9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恋情] 中学生情感受挫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五)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373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2: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目的:
1.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其错误的认知结构及其危害,调整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学会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2.帮助求助者对自己目前的情况及生活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使她能够初步恢复社会功能。

过程:
1.咨询作业反馈:求助者反馈的结果是,求助者周围的同学除了觉得她情绪有点不好外,没感觉出有什么大的变化;而老师只说她最近迟到、旷课的次数多了点,能坚持来上学就好。这与咨询师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的情况一致。
求助者自述:我还以为大家都看不起我呢,实际上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糟糕。
2.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其错误的看法导致了不良情绪的产生。指出在她的认知结构中有哪些不合理的思想,并帮助她分析。比如,她有绝对化的思想,并且过于普遍化,认为男朋友离开自己非常糟糕,等于是一场灾难,再也没有学习的动力,“我连男朋友都看不住,我真的没用。”使她彻底地怀疑自己,武断地觉得周围的人都看不起自己了,以后“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指出求助者只看到了事物消极的一面,而且脑中总想着它,于是得出结论,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我”干什么都没劲,都没用,所以,“我”干脆什么都不做,以逃避现实。同时又作出不恰当的情感推论:“我一定不如他的意,他才不要我。”因而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而不去考虑“是不是我选择错了”。
针对求助者这些不合理的认识,通过讨论,咨询师引导求助者改变这些错误的看法,让她明白:你自己不可能等于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一件事情失败了不等于人的人生失败了;你的感觉不等于就是事实;不要以你的成就作为看待自己的根据,否则会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
3.引导求助者了解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求助者觉得自己内向,不善于主动与他人交流,多愁善感,内心丰富,常常觉得有好多话要对人倾诉,但是又害怕别人不理解、笑话她,所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然后帮助求助者分析自己目前的情况,她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困扰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引导她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尤其是针对她提出退学的打算,咨询师让她设想一下不上学的后果是什么?让她回答“你想好了没有呢?你准备干什么呢?现在你能干什么呢?你会后悔吗?”等问题,求助者回答没有学上她会后悔的。接着咨询师又问:“如果你不想退学,你打算怎样怎么办呢?”她想了一会说,她会努力做到不迟到、旷课,但是又害怕学不进去。
4.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学会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来矫正错误的认知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可以在日记中写下来,通过辩论和宣泄,减轻一些紧张、焦虑的情绪,逐步形成正确的合理的认知结构。
经过前四次的咨询,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与个性不足,初步稳定了情绪,求助者基本上能正常到学校来上学。但由班主任反馈的信息,她仍然神情抑郁,不与同学主动交往,晚上上网时间仍然很长,上课大多睡觉。

第五、六次 2008年12月30日、2009年1月6日
目的:
1.通过行为指导技术,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运用家庭疗法,帮助和巩固求助者的行为改变。
方法:会谈法、行为指导技术、家庭疗法
过程:
1.在征得求助者同意后,从班主任处了解其情况,并请其母亲参加咨询。与求助者及其母亲交谈,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成长史,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以及改变意愿。
2.要求求助者当场写出“我眼中的妈妈”的优点和缺点。求助者在一张折成两半的白纸上,写出了一连串妈妈的缺点,如“自私”、“冷漠”、 “比较虚伪”“只会数落我,经常当别人面说我不好”、“管我太多,没有自由”、“不让我上网”、“说我成绩差”等等;而优点只写了两条:“管我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比较勤劳”。又跟她妈妈单独交谈,了解到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妈妈与爸爸不一致,本来是“严父慈母”的角色却变成了妈妈过于严厉,而爸爸反而溺爱,父母角色的错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离婚,使王晓产生了对母亲的深深的恨。然后咨询师通过一一分析,帮助求助者认清她的想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使她消除对妈妈的偏见,理解妈妈作为单身女人在管教她的问题上的难处。
3.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上网成瘾,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太少,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亲子沟通不够,对立情绪严重,孩子情感缺失,是导致孩子沉湎网络的根本原因。要求家长配合治疗,纠正求助者的行为偏差。
4.向家长介绍家庭疗法的治疗原理,帮助家长制定家庭治疗计划。
5.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回顾自己成长道路上与妈妈关系演变过程,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请她每天主动与妈妈交流,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个阶段的咨询,求助者对家庭、社会和自己的看法有所改变,多次在日记进行自我反省,不再敌视家庭,畏惧学校,情绪稳定,能正常学习,但仍然不能克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两次。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