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莱因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说(一)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0: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5-9 10:05 编辑

       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一开始她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投射这个概念上。

  1929年的时候,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提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死本能和利比多相反,又受到生本能的束缚。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或者自我指向的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当孩子对他们毁灭性冲动指向的客体做出他最早期的口欲期内投,超我的形式便发生进化。那些投射出去的施虐冲动被再次内化,以便于孩子能够控制来自真实客体或来自内在超我的难以想象的残酷的攻击。这个内投和内化的结果的时产生焦虑,而焦虑又提高了孩子的施虐性和摧毁充满敌意的客体的愿望,并且能够通过这个过程躲开来自客体的攻击。

  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摧毁客体的焦虑冲动造成的结果是提高了的焦虑和超我的严厉性。过多的焦虑造成的结果是超我的分裂,并且允许进一步地把毁灭性因素移置到外在的世界中,这样减少了内在心理冲突的暴力性。通过投射的移置减少了内在的焦虑,并且缓和了超我和本我的紧张。克莱因认为这些机制不仅仅在儿童的游戏活动和人格化过程中起作用,而且也表现在分析移情中。(Klein,1929,Freud,1920)

  可以看出,这时候克莱因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了在孩子生命开始的头几个月,施虐冲动既指向母亲的乳房,也指向对他身体的体内,而通过投射和内投的循环过程,从内到外的很多冲突得到处理。

  到1935年克莱因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她提出,随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应用投射和内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introjection),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原型都是母亲的乳房,乳房能够满足的时候就是好的,乳房造成困扰的时候就是坏的。但是,客体成为坏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孩子把他的攻击性投射到了这些客体上。故客体变成了危险的迫害者是因为他们会攻击和吞没孩子。对这些投射性的、歪曲的客体的内投,让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的迫害者。

  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 re-externalize)。,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克莱因把这个过程和成年人精神病过程相比较,提出孩子此时的状态是一种婴儿的精神病性焦虑状态,本质上是偏执狂的,她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这相应的造成孩子害怕失去这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射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克莱因把这称为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为了逃避抑郁态所带来的痛苦,自我会到好客体那里寻求避难,或者是逃入一个好的、内化的客体,过度的信仰这些内化客体的慈爱和保护的能量,(其结果可能是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否认)。或者是逃入好的外在客体,导致理想化或者过度依赖这些客体,相应的结果是自我的弱化。无法解决婴儿的抑郁态的困境会造成抑郁症、躁狂症或者偏执狂。这些病理性防御的目的都是要使个体能够逃脱抑郁的痛苦。克莱因认为这些防御既是正常发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病理性的。(Klein, 1935)

  可以看出,克莱因其实在其提出投射性认同之前,主要是使用投射和内投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来描述早期客体关系的。一直到1945年,她还提出,“和内心形象的关系以多种方式和作为外在客体的孩子的双亲进行互动。因为对外在客体的内投射的每一步都和把内心形象投射到外在世界保持对应,而这种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Klein,1945, p. 409)

  总结起来,在1945年以前,克莱因的学说在元心理学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克莱因把投射和内投当作了心理发展的核心机制,而不是像经典弗洛伊德学说,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病理性的防御机制。在克莱因的理论体系中,投射和内投是客体关系的起点。

  第二、克莱因之所以如此强调投射和内投,固然和其师承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是她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决定的。她特别强调了死本能,认为死本能是主要的驱力(而不是利比多),为了自圆其说,当然就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减轻死本能内在的摧毁能量,这种机制无疑是投射比较合适。

  第三、死本能在某种意义上,通过投射创造了客体及与客体的关系。所以可以说,婴儿通过投射死本能创造出了有能量的、摧毁性的、迫害性的客体。在原始性的迫害性投射后,接着出现的是内投,内投促进了内在的分化和内在结果的最初的形成。这样她建立在死本能基础上的整个学说就可以解释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生。

  了解了克莱因早期的观点,我们也许对她1946年提出投射性认同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1946年,克莱因写了一篇文章叫作《论某些精神分裂的机制》(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文中,她提出在心理发育的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口欲-施虐冲动的幻想的一个主题就是把母亲体内所有自己想要的、好的东西都掏空,婴儿会想要吮吸、咬住、掏挖、且夺走母亲身体上好的部分。这时候的内投形式和口欲期合并的幻想有关。

  除此以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起到了一定影响,就是把有毒的、危害的物质从自体中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随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self)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从而把自体中坏客体消除,因为这个坏客体有毁灭自身的危险。这些坏客体是死本能的心理表象,他们之所以要被投射,是因为婴儿要控制和占有这些客体。(Klein,1946)(作者注:实际上,准确地说,婴儿是要把坏的自体投射出去,变成坏的客体,而不应该说自体中具有一个“坏客体”。)

  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克莱因说,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Klein,1946, p. 8)

  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她说,“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Klein,1946, p. 8).

  有些作者认为,理解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关键在于她使用的介词是“(project) into,(投射)入",而不是“(project) onto, (投射)到”,这意味着,如她所说:“投射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如我们所见到的,意味着通过自体的成分有力地进入客体,并且控制住客体”。这也意味着这个过程发生在婴儿刚刚开始用词语思考的时候(?)

  可见,在克莱因理论中,这个母子之间互动的认同的过程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通过投射完成认同,一个是通过内投完成的认同。所以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还有一个不太被人们注意的术语,叫做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个过程起源于孩子和乳房的最初的关系,指孩子对母亲乳房进行口欲-施虐性内投。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