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小学生品行问题的主要表现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09:5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一)偷窃

偷窃这种品行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学生违纪行为。一、二岁幼儿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缺乏“物品归物主所有”的观念,常常把别人的东西随意拿过来,这当然不是品行问题。以后随着自我意识出现萌芽,自控能力逐渐发展,父母就要及时对儿童进行教育,使孩子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父母未加注意,孩子总是倾向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偶尔的不当行为受到默认,得到强化,以后就会明知故犯,形成盗窃行为。开始时,孩子多是盗窃家人的钱、财、物,大多容易得手。初次偷摸时,儿童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知道偷摸是“坏孩子”的行为,担心被发现后受惩罚,因而感到焦虑和害怕;另一方面又不能抗拒物质的诱惑,不能自制。此时只要予以重视,杜绝初次不良行为,并向孩子提供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正当需要的途径,问题一般不难得到解决。

另有一种特殊的偷窃行为称“偷窃癖”,归类到冲动性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其偷窃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和经济利益,而是设法将偷来的东西隐藏起来、丢弃或暗地送还原主。偷窃行为发生之前,有不断增长的紧张感;偷到东西后,又有极大的轻松感。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再度出现偷窃欲望。对有偷窃癖行为的儿童应请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帮助,可应用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予以处置。

(二)逃学与离家出走

逃学起初都是因为贪玩、完不成作业害怕老师批评,也有的是因为厌恶学习,或是受到严厉惩罚后,以逃学来显示对家长和教师的反抗。当儿童面临着一边是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教师的申斥及同学的轻视,一边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打骂的双避冲突情境,而自己又不能有效地应对时,逃学就是他的可能选择了。逃学后如果受到逃学同伴的接纳,从而能满足平时在校内不能满足的归属需要,或是玩上游戏机之类而感到比上课有趣,则逃学就形成了习惯,发展成品行障碍。离家出走多由于遭受父母的严厉惩罚,学习成绩不良怕见父母,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在家庭中受到歧视与虐待,于是或投奔亲友,或乘车到处流浪,露宿街头。影视中人物的示范作用、坏人的引诱都是可能的诱因。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及时弄明原因,消除亲子隔阂与误解,提供保证,说服孩子回家,并从根本上改变家庭中的人际氛围;或允许孩子在亲友家暂住一段时间,再回校学习,防止多次出走。

(三)说谎

说谎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说假话欺骗他人。幼儿有时分不清现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常常夸大事实,或虚构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因没有说谎的动机,故不应视为说谎。到了小学,儿童都能分清真实与想象,但有的孩子在处境难堪或遭遇困难时,也会偶尔说些谎话来掩饰和搪塞,一般也无关紧要。如果一个学生经常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如获得表扬、逃避责任、获得某些利益、报复他人等而有意说假话,使说谎成为一种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是品行障碍了。说谎违背了真诚的做人原则,不但影响人际关系,损害了个人形象,而且久而久之自欺欺人,会使自己生活在虚假世界中,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常说谎的人总担心事实被揭穿,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可以说,虚假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儿童说谎,常常是对父母或周围的人说谎行为模仿的结果。当孩子看到熟悉的人说谎未受到指责,甚至轻易得到某些利益时,也会试着去说谎。因此,为了矫正儿童的说谎行为,父母和教师首先要做诚实处事待人的榜样,不要用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或为错误找借口。说谎往往是压力的产物,压力过大就会造成欺骗。例如,孩子因拿回去一张不及格的成绩单受到父母的训斥与打骂,以后就会谎报好成绩或涂改分数。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一些正当要求时,孩子会编造“理由更充分”的谎话,去达到目的。另外,孩子一再说谎话未受到惩戒,甚至得到默认,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受到强化,会使说谎话成为习惯,积习难改。对于学生的说谎行为应查明说谎的动机,区分情况予以对待。特别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和“说谎不会有好结果”的真实体验。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改善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说谎行为。

(四)欺负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是故意施加的没有正当理由的伤害性打击,包括身体伤害、心理伤害或心理不适。攻击分为愤怒驱动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欺负与一般攻击性行为不同的特征是: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受欺负者力量的不均衡性。欺负者凭借体力上的优势,或行为上的蛮横,或对非正式群体的控制,对弱小者施以身体上的或心理上的伤害。欺负可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前者指打、踢、推搡、辱骂、勒索财物(“擂肥”);后者指背后说人坏话,造谣挑唆,使受欺负者在群体中遭排斥、受孤立等。

欺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国内外调查结果报道的中小学生“有时卷入”或“经常卷入”欺负行为(欺负与受欺负)的学生比例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几不等。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卷入欺负行为;男生更多地采用身体欺负的方式,女生更多地采用言语欺负或心理欺负方式;女生欺负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男生欺负行为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陈世平对天津市9所小学431名学生进行调查,将学生分为欺负组、受欺负组、欺负/受欺负组、无关组。结果显示:男生欺负组人数占11.4%,受欺负组人数占16.9%,欺负/受欺负组占17.8%;女生欺负组人数占4.7%,受欺负组人数占25.0%,欺负/受欺负组占2.4%。可见,男生卷入欺负行为的人数比例总体上高于女生组,女生受欺负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

欺负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学习和发展有着严重不良影响。受欺负者会产生焦虑,抑郁,失眠,心神不定,注意分散,旷课,逃学,成绩下降。欺负者则发展起错误的社会观念和失范的行为模式,若不受到教育和惩戒,就为日后的犯罪行为和社会适应困难准备了滋生的温床。

欺负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377页。)。“竞争假设”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对参与学校竞争而遭到挫折与失败的一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认为具有某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异地方言)的学生容易受到欺负。有的学者(Smith & Boulton)认为,欺负他人的儿童尽管对社会事件不缺乏信息加工技能,但他们对社会事件有着与人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例如,他们将操场看作是“粗暴的地方”,“为了避免被人欺负,就必须支配或奴役他人”。从心理理论的角度看来,欺负他人的儿童首领,在“心理能力”上得高分,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能较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却喜欢给别人制造痛苦,缺乏移情能力。国内有关研究表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与学生的消极自我概念、缺乏必要的人际冲突解决技能有关。特别是人际关系自我、身体自我、情绪自我等因子,对于学生欺负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对学生欺负行为的干预,可以从学校管理与心理辅导等方面同时进行(陈世平等:《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载《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一是重视对学生欺负行为的干预,特别不能忽视女生欺负行为、间接欺负行为的严重性。二是严格校园管理,严明校纪,加强操场监督等。英国、挪威等国开展校园反欺负运动,制定并执行一整套反欺负措施,使欺负行为大幅度下降。三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自我管理策略训练,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