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青少年情绪与教育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09

帖子

10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6: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青少年情绪与教育
  (一)青少年情绪的特点

少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是身心发展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少年期个体的情绪、情感有以下特点。

1.情绪体验的半外露、半隐蔽性

儿童期具有明显的外露特征,喜形于色,内心的体验和外部表情动作较为一致。少年期表达情绪的方式越来越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外部表情动作逐渐减少,但力量更强;内心的体验有所加深和延缓,出现心境的体验;情绪外露性减少,隐蔽性增加。由于调节、控制能力所限,少年期个体仍容易外露出一时的激动情绪。

2.情绪的否定性

少年喜爱追求远大的目标,一般具有乐观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心情明朗快乐,很少沮丧和失望情绪;独立感逐渐加强,依赖情绪减少;较为自信,好胜心强,对成年人和同年龄者容易持否定的态度。

3.情绪的自控力不强

少年还不善于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高,加上某些生理变化,因而具有高度的情绪兴奋性、激动性、紧张性及冲动性。少年常常很急躁地维护自己的意见,有时表露强烈不满情绪和激情。

4.情绪的不稳定性

少年的情绪体验还不平衡,往往出现矛盾的状态。有时保护小学生,帮助老人,富于同情心,有时又毫无理由地欺侮小孩子;有时表现出很强的义务感、责任感和正义感,有时可能不履行职责,不遵守纪律;有时友善热情,有时则冷漠固执;有时勃然恼怒,有时则心平气和等。

5.社会性情感迅速发展

少年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个人的自尊心及荣誉感、友谊感等有较快发展。少年喜欢生活在集体之中,害怕失去集体对自己的信任。他们选择兴趣、爱好、性格、信念相同的人做朋友,友谊感逐步深刻、稳固,把互相真诚、坦白、亲密当做友谊的宗旨。有人用“什么时候结交朋友最多”的问卷调查500名青年,发现中学交友最多,占54.4%,小学占36.7%,中学以后只占8.9%。

(二)青少年情绪教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换句话说,也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培养。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尊重别人,学会用自己正确、健康的心理去体验社会,分辨真善美、假恶丑。

2.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调控情绪,对自己及别人的喜怒哀乐能作出正确的情绪反应。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视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对自己,胜不骄,败不馁,经得住挫折、打击、委屈、胜利,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乏感情,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教师进行情绪教育的措施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教师进入课堂后,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2.保持慈祥和蔼的教态

一位教学风格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有自信心、慈祥和蔼、关怀备至的教师,使学生接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教师的那颗敬业、坦荡的心灵,用教师的美好心灵感染学生,用教师的和蔼缩短师生的情感距离。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战胜病魔,自信心也能使人成功。自信心是动力,是力量的源泉。作为教育者就是要想方设法找学生的优点,甚至制造“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经常换位思考

教师应该重视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乐,沟通师生情感,改善心理环境,提高教育效能。

5.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就是用能够激发教育对象积极性和上进心的评价,使之振作起来,努力进取。不少调查资料表明,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无竞争意识;学习意志品质差,缺少学习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等。而实施激励性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学生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通过激励性评价,帮他们找出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305

帖子

58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0
QQ
沙发
发表于 2017-4-6 15:5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感谢分享,很好的资料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