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分钟精神分析11——依恋理论的起源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3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8-16 09:41 编辑

3分钟精神分析——依恋理论的起源

付丽娟




依恋不仅是理论,更是对真实的观察和实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John Bowlby 受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分部的委托,对居家长大的儿童心理环境进行研究,并在伦敦的Tavistock诊所建立了治疗中心。我们现在所了解的Tavistock 模式的婴 儿观察训练,正是担任当时诊所的儿童部主任 Bowlby推动和发展起来了的。John Bowlby正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他和他的同事,Mary Ainsworth一起zuo了一轮又一轮,长达40年的观察实验和研究。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和婴 儿的四种依恋类型,就是他们这一对拍档,为人们理解早期依恋关系对一个人为什么如此重要,而zuo出的贡献。

他们的后继者,Mary Main将依恋研究的焦点从婴 儿期引入到了成 人期,从非言语行为引入心理表征。然后,Main的贡献又启发了Peter Fonagy,也就是心智化的推动者和引领者,Fonagy将互为主体的依恋关系确定为关键的心理治疗情境。

吃惊的发现
依恋理论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很不同。这首先来自于Bowlby的一个研究。他吃惊的发现:在二次大战中,那些为了躲避空袭炸 弹,而远离父母避居乡间的儿童,比那些在伦敦与父母同甘共苦的同伴有着更为严重而广泛的精神问题。这让Bowlby推测,新生儿会发展出与父母的特殊依恋,这种依恋对于婴 儿避免现实危险或内心危险是非常重要的。

Bowly在被Klein督导中的恐惧
Bowlby在接受分析训练时,Klein是他的督导。Bowlby和一个焦虑的男孩zuo每周5次的治疗,当Klein禁止他和小患者焦虑过度的母亲见面时,Bowlby对这种zuo法非常沮丧。这个案例进行了3个月时,小患者的母亲由于焦虑、抑郁被送进医院。而Klein的唯一反应是很烦,因为这就意味着没有人能送小患者来zuo治疗了。这时的Bowlby的沮丧变成了恐惧。

Bowlby说:从那时候起,我一生的使命,就是要证明真实生活的体验对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理解,那个时候克莱因学派的理论,是基于婴 儿内部幻想的世界,而并不在意,婴 儿的母亲——这个真实环境对婴 儿的影响。

依恋理论的核心
在20世纪的30年代,Bowlby在伦敦儿童指导中心工作,他花了三年时间治疗和研究行为不良的男孩。在1944年在他发表的《四十四名青少年小偷:他们的性格和家庭生活》中,详细描述了儿童早期持久的分离对儿童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Bowlby的依恋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塑造中,依恋关系具有绝对中心的地位。而这个核心,正是来自于对婴 儿和母亲的观察、研究和实验。

这意味着依恋关系也可以是一种情境,不管是在爱还是在心理治疗中,在依恋关系的情境中,我们早年受到的情绪伤害最有可能得到治愈。

在依恋背景下的心理治疗
心智化的创立者Fonagy在依恋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搭建起桥梁。他指出,要让患者能够在治疗师的心智里找到自己的形象,发现自己是一个正在思考和正在感受的人,这一点很重要。

对发展这条线路感兴趣的精神分析师,组建了一个著名的波士顿小组,他们认为主要的治疗干预是鲜活的治疗关系,而不仅是关系被分析而已。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