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社交退缩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的研究综述(二)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09

帖子

10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6:3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2.3 社交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道奇和他的同事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以下简称SIP模型),除了被广泛应用于攻击行为的研究中,近年来也应用于对抑郁(Quiggle,1992)、亲社会行为(Nelson DA,1999;2004)和学习障碍(Bryan T,1991,1998;俞国良,2002)等领域的研究。但是关于退缩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项国外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未报道。
    现有研究表明了儿童的社交退缩与其社会认知是存在密切联系的。Harrist等人通过4年的追踪研究探讨了儿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缩行为的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活跃退缩儿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退缩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更多的认知缺陷,例如编码精确性很差;在解释阶段比其他炎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性归因;在反应计划的生成和执行阶段,活跃退缩儿童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为。Wichmann等人(2004)认为相对于一般儿童,退缩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自我失败的归因模式,对自信坚定的行为缺少自我效能感,并且极有可能采取非自信、退缩策略来处理矛盾情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进入小学中高年级,退缩儿童在人际困境中解释社会线索和搜寻反应并没有表现出困难,即退缩儿童与非退缩儿童在认知加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差异,但是他们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最后阶段——反应的执行上却表现出了不足。这可能是由于社交矛盾情景使退缩儿童产生了焦虑、害怕的情绪,由于无法调节和克服这些情绪从而导致了退缩行为的产生。
    综上,关于退缩儿童社会信息加工各阶段特点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退缩儿童到底是在“知”上有问题,还是在“行”方面有缺陷,还是两者都存在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

    2.4 退缩儿童的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能力
    进入儿童的中后期友谊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些研究(Nelson,1985;张文新,1999)表明儿童与朋友之间的互动经验要比与一般同伴之间的互动经验更能促进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可见,儿童的友谊可以影响甚至有益于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但是关于友谊与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以退缩儿童为被试的研究,目前只看到一项。该研究设置了两种矛盾情境,一是退缩儿童与一般同伴发生社交矛盾,另一种是退缩儿童与好朋友发生社交矛盾。在这两种情境下对其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退缩儿童在有好朋友在场的假设矛盾情景中,较少进行敌意归因,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提出较多的亲社会策略。可见,在人际困境和压力下,友谊可以缓和退缩儿童的归因偏见,减少不良情绪和消极策略。但是该研究并没有提出退缩行为、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三者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验证。

    3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社交退缩这个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实证研究尚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目前该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社交退缩的概念还存在着争议。很多研究者根据其观点和侧重点对社交退缩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虽然目前对社交退缩有了一个较一致的概念,但是概念内容涵盖很广,里面包含不同的术语,可以说是把以前不同学者对退缩行为的定义融合在一起,缺少可操作性,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目前退缩领域研究的被试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尤其在国内,缺少对儿童中后期的研究;在对儿童早期退缩行为进行亚类型划分时,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观察法(Rubin编制的《儿童游戏行为观察量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出退缩行为及其亚类型。但是进入儿童中后期,观察法的有效性就不及同伴评定的退缩行为的稳定性和预测性高,所以继续采用观察法研究儿童中后期的退缩行为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第三,关于退缩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研究结果也比较丰富,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察退缩儿童与其社交地位的关系上,对退缩儿童友谊特点的考察并不多,尤其是对社交退缩亚类型的同伴关系研究,实证资料还不够丰富。
    第四,关于退缩儿童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近年来对退缩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探讨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外研究者通过假设故事情景,比较退缩儿童与攻击儿童在SIP模型不同阶段上的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是考察不同类型的退缩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的研究较少,该方面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

    4 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4.1干预性研究
    随着与退缩行为相联系的心理和社会危险因素日益突出,尤其是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同伴关系,研究者已开始着手设计和发展一系列干预程序和措施来改善儿童的退缩行为。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成果。采用认知一行为疗法应用于退缩行为的干预研究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4.2 跨文化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退缩儿童的社会认知和同伴关系的大部分文献均来自北美和西欧,对于非西方文化中儿童的退缩行为以及同伴接纳、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等现象的发展与意义缺乏相应的研究,对于这个领域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更少,需要进一步探讨。

    4.3 追踪研究
    研究设计多采用横断研究,从儿童早期持续到中、后期,全面考察社交退缩的心理机制、发展规律和后期影响的追踪研究较少,缺乏全面而有力的研究结果。国内大部分追踪研究都集中在儿童早期(2~7岁),探讨退缩儿童社会认知特点和同伴关系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从儿童中后期至青春期的追踪研究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4.4 建立中国儿童退缩行为发展路径理论模型
    在20世纪90年代Rubin(1990)等人提出要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能够概括社交退缩行为和其它内隐问题发展路径。这个理论框架认为儿童的退缩行为受其气质特征、父母的社会化经历,家庭以外的关系质量以及其它的系统力量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上述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大多是在探讨单因素的作用。虽然有个别研究探讨了退缩儿童的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如气质、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但都集中在儿童的早期,缺少对儿童中后期影响因素的探讨。对学龄退缩儿童社会认知和同伴关系两个因素的探讨只是建立该模型的一部分,未来的研究应该探讨更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退缩行为产生的影响,如生理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和师生关系等等,以期使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对退缩儿童社会性困难的深层心理机制有更深人、全面地了解,为退缩儿童的辅导方案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和建议。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