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3: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奈瑟1967年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为标志。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之为心理学学科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意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迅速拓宽了心理学自身的研究领域、对象和方法,同时也对一些邻近学科的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实践产生广泛影响,它的理论在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和领域得到普遍应用。认知心理学不仅强调研究人的意识和心理机制,而且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反对把人的内在心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之外,主张正是内在的认知可以解释和预见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普遍采用实验、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知觉、意象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对象,在揭示人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从而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人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行为者接受到信息或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会形成对这一信息或刺激因素的知觉,即对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然后,行为者对知觉到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因素做出反应。人的知觉行为表现出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和组织性等五个方面的心理特征。总的看来,知觉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反应或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总是会有一个内部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体在已有意象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整合而完成的。而这样一个决策过程,实际是指在刺激的输入与反应的输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的心理过程或内在的认知过程。人的行为离不开认知,而认知的本质在于符号计算和信息加工。


  而且,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和意象是密切相关的,意象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意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而且意象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意象的形成常常是一种选择性知觉、错误知觉和知觉扭曲不断发生的过程。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意象与知觉的不同在于,知觉是在现实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输入;而意象则不依赖当前的直接刺激,没有相应的信息输入,依赖于已贮存于记忆中的信息和相应的加工过程。由此,意象作为人们过去所获信息的产物,它不是信息的一般积累,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认知图式。当个体在具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时,由于时间、信息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严格理性地搜集所有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于是在心理惰性的驱使下,人们总是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能量、减轻认知负担,试图寻找认知的捷径,从而不自觉地更多的依赖于已有意象进行决策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认知策略常常能够使我们对各种现象做出快捷的判断和解释,如“一叶落而知秋”就是一条很有效的经验法则。意象建构着个体对世界的认知,行为者常常会把新信息纳入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那些与既有意象相抵触的信息常常被强行改造成为与之相符的信息或被抛弃,以此强化他们已经固有的认知框架,从而简化世界在他们头脑中的意象,而这有可能是一种错误知觉。


  错误知觉指行为者对收到的信息或刺激的理解和判断背离了实际情况。由于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不是客观真实的刺激因素本身,而是对刺激因素的知觉最终决定着行为者对刺激的反应。在此情形下,就可能导致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现象。一旦知觉发生错误,理解就会错误,从而做出错误反应。可见,在个体决策过程中,知觉起着重要作用,行为者的错误知觉往往是导致错误行为的重要原因。而错误知觉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认知相符现象。指行为者对世界的既有认识形成某种固定认知趋向,影响着行为者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当他们接受到新的信息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强迫新信息与自己原有认识保持一致,为此甚至扭曲信息,而那些与此相反的信息往往被过滤掉或视而不见。第二,诱发定势。指行为者收到信息时,往往以自己当下集中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为定势,据此解读自己收到的信息,实际情况却可能是信息与当下关注的问题无关,从而导致错误知觉。第三,历史包袱。个体经历过的某些对自己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后,往往将当前现实中遇到的事情与此前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简单机械类比,实质上却是在牵强附会,结果造成知觉错误。


  应该指出的是,受错误知觉影响的行为结果不一定都是负性,关键取决于个体的错误知觉在其意识中形成了怎样的意象,不同的意象指引不同结果的产生。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就此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向波士顿一所小学的老师宣布,经测试发现一些学生具有非凡潜质,将在本学年度表现出出众的智力和取得优异成绩。老师们对此信以为真,而事实上这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测试,只是被随机抽取出来的。年度最终的实际结果是,这些被随机抽取出来的儿童的确有近1/3的人智商和成绩都有一定程度提高,而起初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平均智商是一样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师们深信罗森塔尔的权威,在意识中形成了对罗森塔尔选定的学生的良好意象,不自觉地投入更多的教育行为,自然也就产生了良好的教育结果。这个实验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称作“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其本质含义是指个体有一个将要发生什么情况的意象,因而使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个体一旦形成了一种意象,他就会把这个意象当成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或努力。最终,他的行动使意象变成了现实,从而实现了预言。从表面上看是意象的准确,但实际上是由意象引发的人的心理作用,再导致其心理或行为上的倾向性,从而使原先并无必然性的一个意象最终真的实现了。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