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青春期的手淫、客体和认同 下

[复制链接]

357

主题

744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10:5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这里插一句,幼年感觉剥夺造成大脑损伤不是我信口开河,今年7月14号的《自然》杂志上面有篇文章,再次证明了这个理论。

       幼年感觉太多、太不规律也会造成很大问题,可能造成婴儿感觉通路过早闭合,这个问题更大,很可能造成人格障碍、分裂样障碍,当然也有可能造成牛顿那样的天才。

       比如说有个单亲妈妈,孩子的爸爸在怀孕的时候不知去向,从此不见踪影。这个妈妈把婴儿投射成了一个拯救自己的神,一个理想化客体,孩子生下来从来不可能离开母亲的怀抱,母子之间没有一点间隙,结果这个孩子后来就很可能变成一个简直是根据教科书来得病的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这在临床很常见的。这也是我们的病历中问诊孩子婴儿期状况要有整整两页的原因,其实真正研究的话,那两页的问题都还嫌太粗略了。

       父母之间的投射认同往往都会把一个客体(自体)的形象投射给孩子,这个投射出来的客体(自体)表象一般来说都会被孩子认同的,所以孩子还没生出来,他的自体表象、客体表象、核心信念、认同内容、防御机制等等已经是设计好了的。

       孩子就像一堆砖瓦,父母(包括文化在内)是建筑师,建筑师头脑里面的建筑蓝图早就决定了这堆砖瓦运到工地上的时候,会摆成形成什么样子。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烧砖的工人不会把砖头烧成椭圆形的,三角型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不符合建筑师的意志。

       所以把孩子比作泥土,建筑师的意志就决定了这些泥土必然要变成方形的砖头。当然,这里说的建筑师就不仅仅是父母了,而是还包括了整个文化指令在内。  孩子还没出生,父亲-母亲(文化)的投射,幻想就已经把他拉进了俄狄浦斯三角关系中,这个三角化过程在怀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只不过在俄狄浦斯期表现得比较明显。

       到了青春期是这个三角化过程合理解决的最后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抓不住,心理治疗师就有饭吃了。  所以我们心理治疗师还是应该多一些仁者之心,靠着别人的痛苦吃饭,还不认真负责,提高自己的水平,是很对不住人家的。

       作治疗的时候更不要去指责任何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父母,没有人家的痛苦,哪里有你的治疗费?  这一点待会还会谈到。现在我们的思路还是回到投射认同的青少年身上。

       青少年毕竟是人,不是砖头,任由摆布的。  父母的投射的表象,会变成一个分配给他的角色、一个理想,可是父母的投射往往会不一致,再加上社会、老师、同伴、文化也会投射一些表象给这个少年,这个少年这时候很冲突,他需要把这些表象一个个加工,变成一块块符合他要求的砖头,最后建成一幢大楼。  这个时候的冲突既是来自他内心的,也有和外界的。

       这个建楼的过程,就是从认同到形成稳定同一性的过程。  如果这时父母能够适当地容忍少年,给他们一定空间,但是又明确划定建楼中不能违反的界限和规则。这个青少年就能健康成长。  但是很多父母一见到孩子和自己有代沟、孩子不听话就惊恐万分,要么是恢复童年的打骂方式,要么撒手不管。结果这个投射认同的过程就更加厉害。

       4投射认同的跨代遗传

       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共情、理解、支持、容纳这些心理学原则吗?

       其实他们知道的,即便他们一开始不知道,在第一次家庭教育后,我们不也告诉他们了吗?

       经历过投射认同的治疗师可能都能体会这种感受,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你可能知道处理投射认同的那六、七种方法,但是投射认同来的时候,平常学的立即忘了,工作自我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坐在那里受训。

       父母也是一样,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那个“小小的我”从哪里来的就知道了。

       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患者投射过来的,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认同这个投射过来的“小小的我”?因为我们心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我”。

       父母也是一样。  举个临床常见的例子。  比如说,有个爸爸经常谴责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听话。  我问这个孩子怎么不努力啊。爸爸说他的成绩不好。  就问平均成绩怎么样。原来平均成绩70多80分左右。再问,全班平均成绩?60多分。你在班上排名多少?10多名。  他们班市重点中学的快班。这个成绩换了其它家长恐怕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那么对这个爸爸来说究竟什么是叫做学习努力了?比如说孩子做到了什么事情就叫做学习努力了?

       原来这个青少年实在太聪明,是个天才,别人埋头读书到深夜,他去打游戏,出去玩,平常做做作业,考前熬夜几天就可以考10多名。  有一次他一认真就考了前三名,把别人吓一跳。有一点像《骄阳似我》那个天才。  而爸爸呢,觉得高中了,应该天天熬夜苦战才对,他说,学习成绩不重要,学习态度才重要。  接着就逐渐明白,原来父亲来自农村,小时候也是个爱玩的野孩子,被父亲痛斥、痛打,有一次,母亲和父亲一边打他,一边哭,告诉他了这番道理,只有学习才有前途,整个家就靠他,把家里如何省吃俭用为他准备上学的钱的事情也会告诉他,而且姐姐也是为了他的前途才辍学。  
       终于他开始发奋读书,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到现在功成名就仍然奋斗不止。

       这个父亲把自己的自我表象投射给了孩子,一问孩子,果然他的孩子的感觉是充满了对父亲的恐惧、愤怒的同时又深深地自责、内疚。  父亲把一个必须获得无穷成功的要求传递给孩子,同时把一个贪玩、不懂事的败家子的形象投射给孩子。  如果他不投射这个“坏我”的话,他的自我就会被恐惧、愤怒、内疚、自责淹没。很难活下去。

       有意思的是,有些这样的青少年来做心理治疗后,会谴责是父母害了他,经常这些父母平常凶神恶煞的父母立即就会感觉自己万分无力、开始对孩子道歉,认罪服法,变得像个孝子一样。

       这时候投射认同颠倒了过来,其实投射认同都有两面,大家可以参考Michael Porder的分析。  别忘了,青少年的父母的心里面也有一个青少年,这个掩藏在成人外衣下的青少年同样是无助的,同样是遭到了家庭中的投射认同。在家族系统中,有无数的投射认同在作用,我曾经想过分析一个我做的比较不错的青少年家庭的投射认同,结果发现运算量太大而作罢。  这里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对青少年的治疗父母的共情理解,无论你是做个别治疗还是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中有些技术是会挑战、逼迫一下父母,触发他们改变。

       这时候我们千万要注意,这些技术只是针对某些行为的,而不是针对父母本人的,这时候别忘了分析自己的反移情,注意自己是不是在利用这些技术让反移情付诸行动。  这些父母成为了“坏人”,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

       朱熹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是有些道理的,哪个做父母的愿意自己的孩子受罪、得病,变成心理残废?  他们痛苦的要命,可是就是没办法,他们也是不得已,他们也很委屈,他们很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理解。  对他们的理解,就是对我们自己的父母的理解,就是对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些“坏人”的理解和接纳。

       这不仅仅是为了那点治疗费,——刚才这么说是开玩笑——而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够活得自在些。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