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类障碍] 胆小怯懦性格的心理矫正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765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7: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津巴特别多 于 2015-6-1 17:05 编辑

胆小怯懦性格的心理矫正

一、个案简介:
       良良,13岁,性格内向,胆小怯懦。上课时虽能认真听讲.但回答问题时神情紧张,目光游离不安,语言结结巴巴,几句话没说便满脸通红,急切的盼望老师赶快让其坐下。课堂讨论时,他总是低着头,用举起的课本遮住脸部,让别人无法看清他的表情,总巴望老师和同学别注意他。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其他同学嬉笑打闹,生龙活虎,良良却远远的坐着观望,偶尔也报之以笑声,但总的反应是沉默寡言,一副漠然状。
       胆小怯懦的孩子虽然对别人不构成伤害,但是他自己会有不自然甚至难受的感觉。这种社会退缩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一个学生一旦形成怯懦性格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僻地自我封闭,而由此形成的不良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怯懦。

二、个案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良良在众人面前胆小害羞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家庭不良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一次,我在良良的作文中看到:妈妈为他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狠狠地打了他一顿。经过了解,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父母脾气暴躁,与孩子交流太少,对孩子的错误言行处理简单粗暴,更不允许孩子在大人面前辩理;二是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太高,不能与孩子经常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对孩子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宽容疏导,不能进行实际分析、科学判断。家长过于严厉是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根本原因。
       大树下面只能长小草。父母的简单粗暴与过高期望,使本来就内向、感情脆弱的良良形成了胆小怯懦的性格。
(二)自信心不足
       由于胆小,良良缺乏自信,缺乏勇气,过分惧怕在众人面前讲话,,在学校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望,因此总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注意,整日“默默无闻”。在集体活动中,他大多是旁观者、陪衬者。因为失去展示的机会,与人交流时想象成功的体验贫乏,因而丧失交往的信心、勇气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胆小怯懦的学生总是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对于别人的话过于敏感,所以别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评可能就会让他们闷闷不乐、耿耿于怀,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胆小退缩的人在追求目标时,总是缺乏主动性、勇气和信心,所以可能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三)自我封闭
       由于良良胆小拘谨.怕自己犯错误受批评.使他见老师和同学及场面就害怕,超出了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造成心态失衡:加之对他人不信任、敏感、多疑、怀有戒备心理,就难以适应与同学的相互交往.形成封闭心理,造成交往障碍。
怯懦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也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在自我封闭的重压之下,他们很难从周围的人身上获得乐趣。所以,胆小怯懦的孩子往往不快乐,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具体措施
(一)面对现实,树立信心
       针对良良的表现,我首先让他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谁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只要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苛求自己,一切从实际出发,胆小怯懦的心理和习惯一定是可以调控、可以克服的。我要他牢记爱默生的话:“一心想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道。”
       胆小怯懦往往与自卑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树立信心的确是很重要的一步,良良不是不懂这一点,只是凭借他个人的力量很难找回自信,他需要老师的具体帮助。

(二)创造条件,加强锻炼
       课前,告诉良良课堂上老师讲要提出的问题,有意让他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家长,弄懂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受到同学的赞赏,让他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我对该生讲清在众人面前讲话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正常方式,对该生的具体训练要求为:一是每天上课一定要主动举手,争取回答问题;二是在课外活动时间,要主动与座位附近的同学讲几句话;三是在阅读课上当众阅读;四是主动跟同学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五是找一个问题,主动跟老师交换意见……这些训练使其逐步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有了自信,胆小怯懦的心理就逐渐减轻了。
       老师的特殊关照给良良提供了外在的支持与帮助,这为增加他的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师应当注意的是在改变良良的性格时不要急于求成。要采用小步子原则逐步增加要求,一下子要求太高反倒会打击孩子的自信。

(三)加强交流,改变观念
       有意告诉他一个问题,让其主动与家长交流,然后从家长处反馈信息。孩子得到宽容,也理解了家长。
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引导家长主要从改变行为习惯入手,促使其彻底抛弃胆小怯懦的心理。首先给家长推荐家教书目,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使家长明白过度胆小也是心理问题,应该通过训练积极克服.接着,明确要求家长做些具体工作。如:降低对学生过高的要求,经常带他参加多人聚会的活动,训练他招待陌生的客人,让他自主的进行一些社交活动等。同时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予以肯定,对他的失败则予以客观的评价,交给他具体的做法并鼓励他不怕困难。另外要家长带他亲近、观察美好的大自然,让他在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敞开自己封闭的心灵,让他明白“抬起头来,你比谁都高”。
       家庭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场所,在少年儿童这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往往有一些家长不懂得教育的基本知识,或者沿袭自己的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些教育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

(四)正确引导,经受挫折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提醒和开导他,使他明白一个人不经受挫折就不成熟,不经受磨难既不会真正长大,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意志坚强,精神乐观。同时有鼓励他勇敢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抓住每一次机会强化自己“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一理念,使他坚信:抬起头来,就会比谁都高。
       性格会影响人的一生。只有培养优良的性格,才能成就自己,因为没有人能在胆小怯懦的性格中获得成功。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影响终身。改变了性格中的缺陷,也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就可以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老师的心理辅导工作可谓“善莫大焉”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良良的性格活泼多了,逐步建立了较强的自信心。现在,他己能口齿清楚的大胆发言,上课回答问题时目光不再游离。如今,他上课总是把手高高举起,巴望老师关注他:课余能经常主动与同学交往,还主动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同学们都说他象变了个人似的。家长也高兴的称赞该生在公众场合、陌生人面前表现的自然、大胆、不再害羞了。

五、体会与启示
(一)良良的问题告诉我们,学生胆小怯懦心理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教育分不开,要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将促使孩子与家长沟通交流放到我们的工作议事日程上来。
(二)良良的转变告诉我们,虽然内向性格是天生的,不可根本扭转,但是适当的心理训练可以使人逐渐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
(三)对良良的辅导过程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懂得一些心理指导的方法。
       通过这个案例及对该生所采取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胆小害羞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着,面对的是稚嫩的心灵,需要百般呵护,采取科学、细腻的管理方法,学生的心理才能健康的成长,学生才能愉快的生活。在工作中,让我们多一份欣赏,少一些谴责: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份放手,少一份约束。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