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棒球击球的5个心理学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0: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你也是蘑菇嘛 于 2015-5-22 11:01 编辑

5 Lessons from Little League
从少年棒球联盟中学到的5课

Post published by Glenn Geher Ph.D. on May 20, 2015 in Darwin's Subterranean World

我的孩子们都是青少年棒球联盟队的成员,而我在青少年棒球联盟队已经担任了很多年的教练,我想说的是在棒球运动中从来不缺乏荣誉。今年,我们吸纳了12名阳光且很有能力的孩子——并且我的两个助手教练,杰瑞和凯文,在各方面都很出色。尽管昨晚的比赛中我们输的很惨,但是我们还有美好的一年,并且期待打季后赛。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常常能把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写文章之前,我就觉得青少年棒球联盟就是一座心理学的金矿——从这个经历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以积极的方式培养行为。

就像其他的运动一样,棒球也有一整套的陈词滥调般的规则。对于今年的这只队伍,一些规则是常规标准——而另一些标准对我们的队员来说是特殊标准。不管哪一种标准,和其他的规则一样,它们都能够反应出真理的精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身为人类的意义。为了庆祝2015年纽柏兹的大都会,在队员比赛的时候,我们喊出了五条棒球规则——这些规则也给我们如何生活提供了线索。

Get Back in the Batter’s Box
在击球员位置上击球


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都发生在击球区域中。实际上,即使是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好的棒球手,在这一区域里的失误率都超过60%。这是多么糟糕的数字。你不仅有可能会出局,惨遭淘汰或被滚地球封杀出局,还有可能会被火箭般的速度击中。但是这是多么好的长教训的机会啊!

Getting back in there is a metaphor for resilience. It’s standing up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t’s overcoming setbacks, learning from them and improving as a result.
这里的回击就是恢复力的隐喻。就是要站起来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挫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获得提高。

As Albert Bandura and his colleagues (1996) famously pointed out, self-efficacy, or the belief that you can complete a specific task, is a huge predictor of actually being able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at task.
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和他同事指出的那样,自我效能感,或坚信自己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暗示,暗示你实际上有能力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

让孩子们将自己看做是能够击中球的人,不去管比赛的结果如何,建立自我效能感——在任何领域都至关重要。

There Is No I in Team
团队中没有独立的个人存在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千真万确!参与者都太过专注自己的情况(比如他们的比赛的顺序,他们所站的区域,他们在休息室里坐的位置),这对比赛的事情毫无帮助。这是因为棒球是一项真正的团队运动——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团队的利益才是制胜之道——对于他们来说是这样的——最后都是为了全体成员。

Humans are a “groupish,” team-oriented species (see Wilson, 2002)—and through development, we learn to put our own interests aside to help with the success of groups that we are part of. Being part of a baseball team is an example of working for the good of the group that is sine qua non.
人类是“群居”动物,是团队导向性物种(见威尔逊, 2002)——经过发展,我们学会了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来帮助所属的团队取得胜利。作为棒球队的一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做有益于团队的事情是必要条件。

You Are There to Swing the Bat
你来这里是为了挥动球棒


有时候孩子们处在击球区域时,你能分辨得出来他们很害怕球。的确(“嘘~”不要告诉孩子这个!),这有点恐怖!一个运动员,45英尺强壮的孩子,在你的远处扔一个坚硬如石的球——目标是一个点(差不多盘子大小),这个目标离你非常近。耶,我击中了!但是这是棒球具有挑战的部分——培养了一种击球者的身份——作为一个孩子,他不仅是跑回了本垒,而且也通过击球取得了胜利——在心理学上,一旦孩子们建立了他们可以做到的信念,他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in psychology, once the kids develop the belief that they can do it, they’re half way toward success.)。不必惊讶,成千上万的研究(例如,克鲁格,1998)很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特别的领域里,给自己积极地定位能够激发在这一领域里获得成功的能力(a positive identity of oneself in a particular domain has the capacity foster success in that domain. )。想象一下你自己是个击球者,哎呀,天呐,你就即将变成一个击球者!

Shampoo: Rinse, Lather, Repeat
洗发露:冲洗,打泡沫,重复


这是一个地方球队——教练是杰瑞,他在帮助孩子发展和学习棒球运动方面的很有能力,对我们的投手只说一句话——洗发露!洗发露,宝贝儿!好的——你可能会奇怪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如果你阅读洗发露瓶子上的标签,很可能就会看到下面的指导语:冲洗,打泡沫,重复。对投手来说,这个很有哲理,是不是?对任何需要准确而又重复的完成一个特殊任务的人来说也是如此。铲一培土(或者再铲一培土),就是成功从小丘变为山岗的第一步。当投手结束了游戏,他们可能不会再投球——至少不会像标准的那样——他们从游戏中解脱出来。一个好的投球手在投球之前都应该重置投手丘。就像用洗发露洗头发——冲洗,打泡沫,重复!事实证明,杰瑞是对的——根据运动心理学家的研究,这种集中注意力是投手在丘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Failure is the Most Common Outcome—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失败是最常见的结果——从你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恐怕没有什么运动比棒球的失败率还高。界外球比界内球更常见。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能三振出局。这个区域里常常会犯错误。即使是最好的球队,比如我们的职业联盟,也会必然会遭遇失败。棒球运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像生活一样,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失败总是比成功多 (
As is true with nearly all aspects of life, failure is more common than is success.)。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培养复原能力的运动。

And there are few qualities that are more important to cultivate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ders—and believe it or not, when we look at these 12 kids who are giving their all for the sake of the team, that’s exactly who they are—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ders.
而且这项运动中还有一些品质,对培养下一代的领导型的人才极为重要——不管你相不相信,当我们看到这12个孩子为了团队放弃了自己的全部,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将会是什么人——下一代的领导型人才。

想要理解生活中成功的秘密吗?想要帮助你的社区吗?想通过很棒的经历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团队价值和复原能力吗?我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帮助你的孩子进入青少年棒球联盟更好的方法了。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1:3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在心理学上,一旦孩子们建立了他们可以做到的信念,他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