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8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是什么样的人格?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3:4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12-12 14:28 编辑

你是什么样的人格?



内心冲突是霍妮提出来的,她既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奠基人,又是人人本主义的先驱。内心冲突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甚至互相排斥的动机、目 标、欲望。内心冲突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困惑,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反映人们内心冲。想吃美食有怕胖就是冲突,想学习却爱玩手机就是冲突。这样的冲突非常多,只是霍妮将其概念化。

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不同也有可能是冲突。比如:对别人慷慨的人,对自己一毛不拔。一个渴望恋爱的人,却不敢和女孩说话。一个爱孩 子的妈妈,却忘记孩 子的生日。

冲突可能平常不太能意识到。人们常常表现出的倦怠、乏味、犹豫、焦虑这些状态,甚至一些违背法律和道德行为,也常常是内心冲突的体现。冲突是一种常态,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控制它。

那么具体什么是冲突呢?

存在一个基本冲突,在社会中求生存,人们难免有多重身份:我们身处社会,在不同关系中遵守不同的规范。比如对待父母我们可能更加任性妄为;面对老师、领导我们会倍加小心、谨言慎行。不同身份的切换,不同关系的经常换位就会引发人内心的矛盾。追本溯源到童年:如果小孩被父母严厉管束或者冷漠,他们就需要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这样的场景,孤立wu援的他们看待现实世界混乱不堪。

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不同孩 子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大致分为三种:亲近人、攻击人、回避人。这三种策略本质都是人在不利的环境的自我保护模式。亲近人:通过依附他人来获得安全感。攻击人:通过对抗、挑战他人来保护自己。回避人:给自己构建一个理想世界,来逃离纷争。这三种策略对应: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孤立型人格。这些人格特征可能从童年kai始,一般会持续一生,经历一些重大事件会改变。

我重点讨论一下屈从型人格。
屈从型人格:对安全感非常在意,而这种安全感他要从其他人对自己爱、赞美、认同来获得。所以,他们非常在意外界的看法,往往wu视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欲望。潜意识中他们是出于自保的目 的而选择依附强者,但是他们不会正视这种倾向,而把这种依附和讨好视作为对他人服务的wu私和博爱。如果这种对安全渴求到达病态,讨好就会更加盲目和带有强迫性。他对所有人表现出友好和温情,即使对方毫不领情,为达到看起来wu私。他会放大与他人的相同点,而有意忽略差异。

这种wu条件亲近,对他的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在生活中,他是一个老好人,为了避免和他人冲突,即使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也在所不惜,他处处忍耐,担心和人争执会影响自己和人苦心经营好人形象。除了避免冲突,他会处处将自己置于从属地位。他们不敢坚持己见,不敢批评指责,不敢突出自己。久而久之,他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值一提。除非,找到一个疼惜他的叛侣,才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些看起来没有攻击倾向似乎是天生的和平使者,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人内心都存在冲突,只不过屈从性人格的人压抑本应自然生发的情绪、压抑攻击,没有正视攻击和屈从的冲突,找到折中之道,总是走在极端。这样在他们遭受外在刺激的时候,他们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新闻中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就是那些看起来老实巴交、人畜wu害的人制 造的。这就是屈从性人格把内心攻击情绪释放出来的过程。云南大学马加爵、厦门公交陈水总都是此类代表。屈从型人格改变也是非常困难呢,你要用耐心、善意接纳身边屈从型人格,让他们尝试着使用“攻击”。

攻击型人格:这类人格与屈从型人格相反,这两类人在爱情中相互吸引。攻击型人格的人是外露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让自己变强,努力变成发号施令的领袖。别人对他们来说往往是对手或者资源的携带者。恐惧和软弱都是他们鄙视的。他们直面克服恐惧。比如一个害怕马的,会一直待在马背上直到不害怕。对别人同情和依,在他们看来往往都是软弱。他们信奉丛林法则。他们对自己内心温情不接纳。攻击型人格不一定有害。

孤立型人格:他们即不对抗也不亲近。他们冷眼旁观周围一切:杀戮、爱。决定不予任何方式与其他人发生关系,wu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如果有条件他们会离群索居,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原则是绝不和任何人表示亲近。一旦依附一个人就会限制他们自 由的牢笼,而责任义务会令他们害怕。他们渴求独 立、wu人干预的自 由状态。他们会限制自己物质生活,以防产生依赖。对于其他人言语报以怀疑态度。。只相信自己独 立思想、亲眼所见之事。他们也及其保护个人隐私,很少主动讲个人的事情。也排斥别人询问,他们感觉这是你对个人领地的侵犯。对于异性很难产生长久关系。就像那些艺术家往往难以相处、性格怪癖,他们对于艺术往往有所成就这就是他们把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投 注于创作之中。

以上源于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