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瘾少 年”小明和他的家庭——你的孩 子,为什么沉迷...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3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9-2 11:13 编辑

“网瘾少 年”小明和他的家庭——你的孩 子,为什么沉迷网络?

刘丹


网瘾这个事情已经在社会上讨论了很久,关于网络和孩 子的纠缠,从来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最初网瘾概念的出现,网瘾话题的出现,还是中间有一段看似平静的时期。现实是,在我们生活里面很多人受它的影响,并关注这个现象。

我们今天会给大家带来一个网瘾少 年的真实故事。

小明是一个初三学生,他勉强上学,但是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乎是混日子。可是一旦坐在电脑前面打起游戏,他就全神贯注,神采奕奕,精力旺盛,通宵都没问题。父母觉得wu法理解,只能阻止他上网。与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故事相似,最后小明只好自己偷偷掏钱去网吧,甚至不回家,不上学。虽然爸爸很忙,但是也会在非常愤怒的时候去网吧把他拖回来,打他,甚至踢他,父子俩在街上大打出手。当然因为小明个子还不够高,身体还不够壮,很多次会被拖回家。但是很有趣,小明因为失败被拖回家。可是更觉得失败的是他的爸爸妈妈,因为人回来了心却回不了。父母带着他来咨 询的时候,跟他几乎没有ban法沟通。

我相信在很多家里也有类似的故事,很多人说不清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觉得很wu奈,算了,放弃了,不谈了,各种各样的反应都有。但是,我觉得,这故事其实是跟我们在这样一个话题当中不同代的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心路历程有关系。

网络是这一代孩 子的日常
——父母对网络总是太过焦虑


我的女儿是00后,她出生的第一天起,我就抱着她走过电脑。她10岁的时候,家里不仅有台式机,还有笔记本,还有iPad,还有智能手机。我是60后,18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电脑,主要是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用电脑。我的妈妈是40后,60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电脑,62岁kai始学电脑。

三代人接触的时间早晚不同,区别很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态度的不同

我女儿每次碰电脑非常的自然,电脑好象是她生命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我在18岁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候,我觉得它神奇。当我30岁第一次mai电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觉得它有用。


我的妈妈,一个60岁的老人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候,如此的紧张、焦虑,怀着惶恐不安,最后下了巨大决心去学它。


这就是我们跟高科技、现代生活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态度和反映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网络是孩 子的放松方式
——父母却只希望孩 子攀登学习的高峰


孩 子之所以愿意打游戏,我们也可以从家庭角度来看处在矛盾另一面的父母。


很多家庭甚至在治疗室都有这样的景象:当孩 子写作业、学习的时候,父母会说孩 子写的太慢,字写的不好,写的很乱,数字总是算错。还会说我希望他学奥数,学钢琴,学更多的东西。父母可能常常会觉得书上就那么点东西,别的同学都会,你也应该会。

就像我们前面故事里说的小明,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作为一个生活其他方面条件都不错,只是被父母期待着有更好的学习成绩的人来讲,他要很快战胜那些数学题,物理题,英语题,成为班级上的头几名,或者至少是前十几名,是有一定难度的。
   
很多家长就说,为什么他不能够克服一些困难。

当生活实在没有选择的话,人们更加愿意通过克服困难获得资源,获得成绩。但是对于现在的孩 子来讲,生活的环境跟以前有很大不同,我们给孩 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我们从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在生活其他方方面面,都制 造出生活更加容易的一种景象,比如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当所有其他的方面,都变得更容易的时候,在学习上却希望他攀登高峰,克服困难。

这里面的难度就很大,比我们成年人小时候在学校里面遇到的困难要难的多,因为孩 子们应对困难处境的训练太少太少,在这个方面的能力,远不如从前的人。

而这个时候,游戏以它突出的特点会让青少 年,少 年人,甚至更小的孩 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可以获得学乐趣,轻松感,成就感,而这些,是在他们的学习中不容易得到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跟孩 子和他的父母探讨、分享了他玩游戏获得心理的shou获。而实际上,在家庭里面,父母虽然zuo很多的努力,但在这些方面很难满足孩 子。

小明的父亲很忙,整天朝九晚九的生活。回到家里之后,手机里还会有几千个微信信息需要看,其中有一些还跟生 意有关。

妈妈呢?专职的家庭主妇,因为自己不在工作,所以对孩 子有非常大的期待。

这样的一对父母,从内心深处希望孩 子发展的更好,可是从现实中他们跟孩 子交流的时候,却难给到小明这个年龄阶段特别渴望心理上的一些支持,满足孩  子心里对成就感的需求。

现在的孩 子们的生活,在小明的父母看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小明看来这样的生活却不容易,甚至还很辛苦!这就是两代人的不同的处境,不同的理解也会导致不同的应对。

你的孩 子为什么宁愿沉迷网络
也不亲近家庭?

那么究竟为什么孩 子那么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呢?

其实在孩 子眼里,父母强大到他们不得不屈服;而在父母眼里,孩 子完全不听话,自己完全wu法控制,双方看起来都像是失败者。

虽然,现在社会网络高速发达,孩 子更容易接触到网络,客观上他们会在网络上花更多的时间。

而最为重要的是,电脑或者网游等这些设备的特点让孩 子更容易沉迷其中。

“打游戏让我很有成就感,而家里却什么都没有”


打游戏可以让人获得成就感,而孩 子在家庭里往往得不到。


尤其是对于孩 子来讲,电脑游戏很简单,很可控,可以反复重复,可以获得成就感。

只要你参与到游戏中,你就可以得到分数。只要你努力玩一会儿,你就可以过关。打通几关之后,你会得到更多的分数,好的装备。这些成就感很重要。

而现在孩 子在家里通常没有什么成就感,什么也不用干,没有权也没有钱在家里的控制感就会很差,成就感很低。

有多缺乏?
有一个咨 询的家长跟我说,我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孩 子来zuo,他只要把考试考好就可以了。

家长说的是孩 子很轻松,什么都不用干,她很自豪可以让孩 子没有所谓的生活负担或者压力。

可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什么都不用zuo,也意味着他什么功劳、苦劳都没有,什么存在感都没有,他的价值感太低了。

也因此有的大学生会说,打游戏的那点可怜成就感吸引着我。

对,虽然打游戏的成就感很低,但它很重要,几乎是孩 子的唯一的、能够快速获得的、确定的成就感。

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分数,成为了一定级别的玩手之后,会有人羡慕他,会有人向他请教,后续的成就感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来的。

“游戏里我可以犯wu数次错,家里一犯错爸妈就不高兴”

很多的时候,孩 子,也包括成 人,都是通过犯错误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

电脑游戏可以反复重来。这意味着我可以犯错误,我犯错误的代价是非常小的,我犯了错误可以立刻再来一遍。

而如果你有机会去到一个家庭里面,去关注养育孩 子过程,常常会发现家长对孩 子说别动,别乱动,别吵等等。

以前的孩 子,经常在户外摔倒磕碰,跟小朋友争吵,甚至打架也没关系。可是现在,孩 子主要在户内的活 动,有更多成 人在身边。很多时候不能摔倒,不能弄脏,不能把东西弄坏,生活里的约束特别多,频繁出现的约束让孩 子没有机会通过犯错误来尝试和学习。

因此,光是可以犯错这一点,对孩 子来说就太有诱惑力了。

你可以试想一下,在生活里有多少事情是可以重来呢?当你犯错误了,你改一遍,改两遍,改三遍的时候,你的老师和家长可能都不耐烦。你错了好几遍,大家就不太容易允许你继续错了。

很多小 孩,一遍两遍写错字,父母就会吼出来了。在本子上写字,写错格子父母就会有严厉的批评,或者不耐烦的提醒。

可是在电脑和网络游戏里,孩 子犯错误,重复wu数次,没有人会不高兴,没有人不允许。你可以重新再来。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1:15: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因此,在家庭这样一种不允许犯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中,孩 子会有意wu意地远离父母,而更加愿意去接近允许他犯错误,犯了错误不受到惩罚的一个替代品,那就是电脑游戏和网络的世界。

“游戏里我是老大,可是家里都是父母说了算”

家庭生活通常是由**控制的。

比如说有一个家庭,**何时起床、何时上厕所,何时吃饭,何时写作业,何时运动,都在一个时间表里面安排好,时间上**没有决定权。

**小的时候也没有花钱的决定权,在空间上可以跑出去多远,也受到很多的控制。还有跟谁交往的决定权也是家长决定,现在的都市生活,很多时候家长没有**法让**更多跟同龄人交往。

这个过程中,**对生活的控制感是非常弱的。

而电脑通常是可控的,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控制,到达你想要的结果。


“游戏总是夸我,让我**心,爸妈却总让我继续努力”

在家庭中,**对**教育的时候常常缺乏及时的反馈,或者没有及时的具体的反馈。

有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说,我从小到大,我爸爸妈妈就没有表扬过我,也不知道怎么**是对的。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告诉他这不对,批评他**的不好,但是不会告诉他怎么样**对。

而你在玩游戏的时候,电脑会给你及时的互动,也就是说你发出个刺激,电脑就会给你鼓励和强化;

同时,家长给**的反馈通常比较笼统,比如说你**的挺好,请继续努力,挺好到底是多好?继续努力,是向什么方向努力,该怎么努力都不明确。

现在很多家长缺少一种能力,还没有学会更有效地指导**的方法。

跟电脑游戏比起来,这样一种反馈方式很容易败下阵,因为电脑游戏会很精准告诉你,你刚才的动作**的很棒,加十分,甚至是给你一个大礼包,还会放一些烟花让你感觉**心。


“游戏里有我的好朋友,家里只有各种长辈”

同辈间的互动很缺乏,这也是对成年人来讲,也许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儿童青**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家庭中,**更多是和长辈,甚至祖父母辈沟通。而在网络和游戏当中,**们会找到很多同伴,可以和他们交流。

“游戏多简单呀,而家了里我总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

打游戏非常简单,对成年人来讲也许不简单,因为成年人接触电脑太晚,对电脑、高科技有恐惧感。

但是对从比较小就**始接触电脑的人来说,电脑的操作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人性化。简单,就会吸引**。

而现在家庭环境往往过于复杂,除了父母教育之外,很多祖父母会参与到教育当中。

由于父母和祖父母受到不同的教育,在不同时代生活,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常常会使家庭教育方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同、误解、争论甚至是吵架等等。

该怎么样**,到底该听谁的,对于**来讲,都太过复杂。

这和电脑游戏的简单刚好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

家庭教育和网络之间互相对应这些关系,现在的家庭状况使得**更愿意驱近于网游,更多使用网络,而回避比较难以**、获得不了成就感的家庭、回避父母的教育、回避学校的教育。
   
我分享这些,不是想责怪父母。我不认为这是父母有太多的选择的。父母处在这样的情况中,也是尽了心,努了力。我更想分享的是对社会的一种**,理解和我的看法。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层面的原因,让**依赖网络。比如说:

社会变迁过快带来的不适应

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像我或者我的母亲在**以后才接触到电子科技,会对网络、电游、高科技有一些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生怕出了问题,生怕弄坏了东西。

我们带着恐惧、带着焦虑跟**打交道,而**在游戏里面如鱼得水,这两者可以说相映成趣,也可以说剑拔**张。

**害怕**在网络里失去控制,事实有一部分是**自己对于网络,对于高科技**法掌握的那种失控感的投射,那种恐惧的投射。
   
我听说过很多家长把电脑藏起来,把网线藏起来,把密码改了。

但是最终会发现,**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这个社会因素可以说我们的**进入到现代化社会比较晚,掌握起来会有难度,所以常常处在一个失控的状态,而我们又那么想对****更好的教育,掌握他们的生活,把握他们的未来。

在失控与掌控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一个张力。
   
**压力大

我想说有太多的压力来源,只要我们提到现在的房市、现在的股市、现在的政策,就会发现,整个中国社会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

很多政策一个月前和今天不一样,也许三天以后又会不同,这些都会给**造成巨大的压力。
当人经受巨大的压力的时候,他的焦虑可能向周围人扩散。

而容易感受到,承接到**焦虑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当**承受到这种**形的压力后,可能出现压力与反抗之间的现象。
   
天然的管教者和被管教者之间的代沟问题

父母试图去管教而**处在青春期,必然会逆反。

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以前会有青年人一定要穿喇叭裤,一定要梳大背头,一定要听靡靡之音,或者飞车党,或者打架斗殴,或者欺负同学,或者像西方社会的吸毒,性**,纹身等,逆反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只不过在我们这个时代,高科技迅速发展,影响我们整个生活,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的时候,管教者与被管教者之间的冲突,征战的**可能有一大部分转移到了网络或者电子科技上面,这并不是哪一个家庭主动愿意**的。

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母都在努力让**和自己有更好的关系,让自己的**有更好的发展。

但是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更多回头看一看我们作为**自己身上受到的社会影响。

看到我们的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分子,承受的各种各样的影响的话,也许我们跟**之间的张力就会变得小一点。

因为有些事,既不全是**的错,也不全是我们的错。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QQ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7 13:2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天门
分析的非常全面到位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