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与模仿
1、班杜拉1967年创立示范法。他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因此,模仿与强化一样,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示范法包括现场示范法、参与模仿法、自我示范法、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以及想象模仿法等多种型。示范法有许多优点,如成效快、适用情境广泛,还可与其他行为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特别适合于集体心理治疗时应用。
2、操作方法:(例如,当事人怕狗)
⑴ 现场示范法——让当事人在现实环境中,观看其他儿童如何与狗玩耍、相处。据报道,该法有效率达5O~67%。
⑵ 参与模仿法——让当事人观摩示范儿童与狗玩耍,还让他在指导下逐步参与此种活动。有效率高达80~92%。
⑶ 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让当事人观看示范者与狗相处的有关电影、电视或录像,使之逐渐模仿示范者的行为举止,消除对狗的恐惧。有效率为20~3O%。在运用示范法时,尤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能力来确定目标行为。示范过程中,当事人若能集中注意力,可以增加示范行为的呈现时间,让他有较多的时间观看示范行为。在模仿行为产生之后,立即记录其进步情况,确保强化效果。
2、有效示范与模仿的原则
⑴ 确定你想示范何种行为,并界定其操作定义。
⑵ 确认你示范的行为是可以观察、测量的。
⑶ 确认该项行为是与当事人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⑷ 要将示范与模仿的行为分解为一个一个可操作的小步骤,由易到难逐步实施。
⑸ 确保当事人在你示范时能注视你并聆听你的话语,并观察他是否立即出现类化性的模仿反应。
⑹ 对正确的行为模仿予以及时的强化。最初,可以在当事人每次出现正确的模仿之后立即予以强化;正确行为基本学会之后改为间歇性强化,但予以强化的时机应该是随机的、当事人捉摸不定的。
⑺ 观察你所使用的强化物是否是受辅者所喜爱的。
⑻ 每次给予强化物时,要对当事人具体说出他的行为受到肯定的原因。
⑼ 适当地使用口语提示:“请注意照我的…”
⑽ 如实记录当事人进步的情况,并适时对行为改变方案做出调整。 3、练习:
按照上述示范与模仿的原则,举例说明:
⑴ 如何对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某一项良好学习习惯的行为培养。
⑵ 如何对一位初中生进行某一项与陌生人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⑶ 如何对一位高中生进行某一项良好复习方法的行为培养。
三、逐步养成
1、定义——复杂的学科学习、良好的社会性能力和行为习惯,都是由细小的反应累积而成的,这样的程,就称为“逐步养成”。换句话说,逐步养成是以连续增强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一连串细小步骤来发展新行为,而非静待新行为以最终面貌自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类似新行为的细小行为都受到增强。以适当的顺序及细小的步骤将一系列相关而不相同的行为组合在一起,是“逐步养成”的两个要点。 “逐步养成”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能力并表现得熟练与完美。许多人都能运用“逐步养成”来从中获
益。一个希望拓展自己参与社会能力的成人、一个由学业困难的学生、一个在行为上有发展障碍的孩子,都能借“逐步养成”来改善他们的状况。 2、“逐步养成”的八个步骤
⑴ 以明确的语言界定起始行为与目标行为;
⑵ 指出当事人目前所具有的最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
⑶ 强化目前与目标行为有关联的行为,强化物应为当事人所喜欢的东西为宜;
⑷ 判断目前其他行为是否与目标行为有明确关系,如果没有,则不予强化;
⑸ 继续强化任何一种与目标行为有关系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经常性地出现,则应提高增强的标准;
⑹ 继续控制强化物,决不增强与重点行为无直接关联的行为;
⑺ 提高强化的要求尺度,直到终点行为完全被建立为止;
⑻ 强化所有的终点行为,直到此类行为经常出现为止。
总而言之,“逐步养成”是培养新行为的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强化与终点行为有关联的第一步,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提高增强标准,直到新行为建立为止。也就是说,“逐步养成”是强化逐渐接近终点行为的一连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