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host 于 2015-10-8 10:54 编辑
【案例概述】
被班主任送到咨询室的文科实验班的优等生小茹,成绩不错,落落大方,但高二刚开学一个月, 却让老师头疼了,两次月考中,她有两门科都到平均分下,老师都觉得她上课心不在焉,找她谈话,去又不肯说,班主任只好将她送到咨询室,向辅导老师求助了。
辅导老师希望小茹能将心里想法如实说出来,但小茹一时却不能向辅导老师敞开心扉,她说,现在的学习对她而言,是非常痛苦事了。在辅导老师关切的问询下,她缓缓地告诉老师,其实,她很想读理科,读文科并非她自愿的选择。
原来,小茹有个非常喜欢理科的姐姐,在父母的压力下,被迫选择学文科,虽然高考取得不斐的成绩,但姐姐却像大病一场,一点也不开心,曾哭着拉着小茹的手说:“将来,你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等依然喜欢理科白小茹到了高一下分班时,父亲又要安排小茹读文科,小茹虽然与父亲争执吵闹,但却身不由已,在父亲安排下,她被迫到文科班就读。
她呆在自己不喜欢的班级中,表面接受了父母安排,但骨子里依然想去理科班,“不想读书”“成绩下降”只是小茹表达自己不满的一种方式。
辅导老师告诉小茹,虽然很理解她的感受,但大家都在为她担心着,虽然她与父母在分科上有分歧,但以消极的学习态度来抵抗,对任何人都是很大的伤害与损失。
小茹告诉辅导老师,她从小对生物很感兴趣,非常想考上某重点大学的生物专业,而且希望能继续深造后,当一名女生物学家。
辅导老师将小茹的意愿与班主任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告诉他们,文理分科能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白科目,学习积极性和效率都会因此提高。在进行文理分科时,为了做出明智的选择,学生应该对自己作一番认真客观的剖析,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科优势。一般而言,感受力、洞察力强,形象思维发达,文史地成绩好的人可以选择文科;分析能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数理化成绩好的可选择理科,两者间没有绝对白界限,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兴趣,选择时,需要有爱好和选择。
文理科的选择,关系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在小茹、小茹父亲、班主任的交流沟通中,辅导老师引导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志愿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对各种情况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分析,但不能勉强孩子选择他所不喜欢的志愿,更不能包办代替,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在辅导老师的协商下,小茹如愿地转到理科实验班,她后来给辅导老师送来卡片,上面写着:“我会实现我的目标的!”
【心得感受】
这个案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上高中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已有了初步的规划,父母可以多加以关注,却不能强制性地包办。如果父母不去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则会如案例中引发的后果一样,导致孩子在学业上消极怠工,而这种消极的反应,当事的孩子并不能意识到这样可能会激化她与周围人特别是父母的矛盾,而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父母也不能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孩子终身痛苦于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生涯中。
文理分科的选择,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此,父母才会担心孩子不懂事,没有大人考虑全面,着急地越俎代庖,但父母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觉得男孩子学理工好,女孩子最好选学文科的把握更大,这让许多理科本来很优秀的女生与喜欢的学科擦肩而过,造成终身的遗憾;事实上,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兼备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的综合性人才,过早地偏科与分科实质上会给孩子将来深入学习与工作造成知识结构上的严重缺陷,有的学校,甚至在孩子刚进高中时就分科,那样,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会更大的。
因为,每个人的才能有所长,也有所短,真正优秀的人才,在都会在人生路上,不断强化人文修养与理性思维内蕴的,缺失任何一样,对未来的生涯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淡化教育的功利性,从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引导孩子挖掘自己的强项与优势并加以扩展,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由点带面,将学习变成内化而快乐的探究过程,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感觉学业是个负担,在未来的路上会走得更愉悦些。
生涯发展的课程,有多种形式,主要形式是以班级或小组活动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实现学生自我生涯教育和生涯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