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128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际关系] 离群的孤雁(上)

[复制链接]

790

主题

1384

帖子

13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1:5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离群的孤雁(上)

一、个案简介
       小威是本校的一名男生,今年l 6岁,独生子,有点矮胖。自幼受别人欺负,不敢与人交往。没有任何朋友,独来独往,在家常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父母要求他什么,要么不理睬,要么大吵大闹,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出去,也禁止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在学校,看见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害怕和紧张,上课铃响才进教室,下课就跑到校园某个角落里,等上课铃再次响起才进教室。显然,小威是社交退缩问题。

       社交退缩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影响社交退缩的因素很多,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针对不同的个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有效的措施加以矫正。

二、个案分析
(一)受欺负引起交往障碍
       据小威的妈妈讲,小威小时候就比较老实,不爱说话,在幼儿园经常有小朋友欺负他。但当别的小朋友找他玩时,他也能与他们玩,只是从不主动。小学一年级,他与一位同学打架,脸上被刮破开始,就十分不喜欢与同学交往,认为别人会伤害自己。每天放学回家就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家人及邻居都认为他是一个乖孩子。上初中后,由于个子很矮又很胖,一些同学经常取笑他。还有一些同学认为他很“呆” ,又像在小学一样经常欺负他,开始他常常反驳他们,并到班主任那里告状,老师批评了这些同学后,他们还是欺负他。他反复到老师那告状,一点用处都没有,老师也开始对他不耐烦了。于是,他变的更加孤独,看到老师和同学都躲避起来。

       长期受欺负的儿童具有明显的服从和被动的社交行为特性,有比较多的退缩、焦虑和抑郁表现。小威从小就受别人欺负,虽然能与人正常交往,但却是被动的,缺乏交往的心理倾向。小学一年级的那次打架,给他留下了较深的心理阴影,为了自我保护,从此不愿与人交往。上初中后又被人欺负,加之老师管理的无效及对他的不耐烦,使他又一次失去了认为可以依赖的保护对象,也又一次强化了他的退缩行为。

(二)教师不当的教育方法
       小威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比较差,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课比较差。老师认为他的成绩拖了班级后腿,因此经常在班里含沙射影的指责他。有一次小威的作业没有完成,班主任就在全班同学面前数落他。从此,他变得再也不与任何老师说话,上课从不发言,小组讨论也不发表意见,集体活动也不参加,班里好像没有这个学生一样。

       老师的支持像父母的亲情一样, 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师温暖的言行可以增强同伴的接纳和降低其退缩行为。反之,如果老师采取冷漠、厌恶或高压严厉策略, 很可能使被斥责学生成为被拒绝的对象,导致其社交退缩。此外,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学生自我评估和同伴对其的评价,若产生较低的评价,则易产生自卑,减低交往倾向,对集体活动也缺乏兴趣,行为变得愈加退缩。建议教师谨言慎行,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落后、心理有偏差的孩子。

(三)父母的不理解
       小威受欺负后,回家偶尔会把在学校受欺负的事情告诉父母,但他的父母却常常说:“你有没有去惹其他同学呢?”“是不是你不好呢?”“你怎么不与老师讲呢?”父母经常如此,小威再也没有把同学欺负他的事情告诉父母。但他变得更加孤僻,沉默寡言了,以至于发展到在家里情绪无常,不与人沟通,只与电脑做伴;并且经常找理由不想上学,每次都说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都很正常。

       对于长期受欺负的孩子,他们最渴望的是有人理解与支持,尤其是父母。如果父母的回应不认同孩子的感受,反而指责孩子,等于给孩子的伤口又撒了一把盐。父母的不理解造成孩子更加沉默寡言,更加不擅表现和交往退缩。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QQ
板凳
发表于 2016-4-21 10:5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毕节
不错啊  我先生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对他的影响可谓是整整一生。。。。。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QQ
11#
发表于 2019-11-12 19:35: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分析得很到位,专业性很强,谢谢分享。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