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shine 于 2015-11-3 11:54 编辑
10月24日是中山市高中生返校的日子。这一天,实验中学高二学生蒋杰玲却失踪了。当晚9时25分,蒋父收到女儿信息,称其“有自杀念头”。此后一家人苦等10日,都没能盼来女儿任何信息。
实际上,类似的出走案例在中山市的中小学中并不鲜见。今年6月23日,南朗镇一中学亦出现过女学生出走的案例。为何孩子会出走?是不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10月31日,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在中山参加家庭教育论坛时,就男孩女孩的养育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说,养育女孩最困难的时期是青春期,这时母女之间容易产生“关系扭曲”,造成不和,从而出现“毒妈”和“守墓女”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过大,给孩子正常成长带来了负面压力。
事件回放
女生出走与家庭不和有关
16岁的蒋杰玲是黄圃镇人,个子不高,但样貌清秀,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她个性内向,不大爱说话,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跟人多聊几句。
10月24日晚上,她约了两个闺蜜在黄圃镇的壹加壹超市附近逛街、喝东西。在闺蜜们看来,那一晚她的心情不错。聚会结束后,三人在黄圃镇北丰市场分开各自回家。21时12分左右,她走到黄圃镇新沙大桥上,4分钟后便没了踪影。
21时25分,蒋爸爸接到一条女儿手机发来的信息。在这条短信中,蒋杰玲写道:“偶然,自杀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我以为那只是暂时的,不需在意,然而念头的种子便种下了,从初中到现在,这两个星期突然爆发……”“父母最大的不幸,是有我的存在,除了伤害他们,我一无是处……”
当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晚上22时仍未见女儿回家,家人开始急了,陆续给她打电话,但她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直到10月25日凌晨,家人才拨通蒋杰玲的电话。让全家人惊讶的是,接电话的不是自家女儿,而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陌生男子。男子称,不认识小玲,只是意外地在新沙大桥上拾获了小玲的背包,拿了其中的手机,他愿意将其归还。
一个多小时后,家人从男子手中拿回了小玲的手机,并调取了当晚的通话与短信记录。“除了她两个闺蜜的电话以及全家人寻找她时打的电话外,再无其他通话记录,她最后发出的6条短信则分别发给了父母、哥哥等6位亲人,”母亲梁女士介绍说,“当时只有她爸爸一个人收到了那条短信。”
当晚,家人按照男子提供的线索寻找女儿,但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对于女儿的失踪,家人至今仍觉得有些意外,“之前一直以为她只是心情不好,也没太在意。”梁女士说,当晚跟女儿的闺蜜和老师聊天才得知,原来这段时间她的状态一直不怎么好,不对劲、不爱说话,尤其不愿意跟身边亲人说。
事发后,蒋家人已报警,目前正等待警方破案。11月2日,蒋杰玲的哥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妹妹仍没有找到。虽然大家不知道她为何离家,但多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融洽有关。据相关的知情人士介绍,在小玲初中时,父母之间的关系便不融洽,最近父亲提出要去外地工作,对小玲的情绪产生了影响,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所提及的情况。
10月27日,蒋父专门为女儿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流泪认错,称“爸爸答应你任何条件,只要你回来就好了”。
调查数据
超七成中小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
蒋杰玲出走的消息传出后,中山市民发起了“全城寻找蒋杰玲”行动。截至记者发稿时,其家人和学校都反映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记者咨询中山市社工机构获悉,在中学生中类似的出走情况越来越普遍。今年6月23日,南朗镇云衢中学就有一位女生因为拍拖遭到家长反对而离家出走。在学校社工的引导下,她在出走后第三日回到学校。
“我们曾对中山市某区的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中逾九成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技巧缺乏等因素有关;超过七成中小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与老师和家人的相处呈现畸形化。”中山市益群社工机构的王晓菲介绍说,9月中旬其团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了913份问卷调查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通过对74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普遍存在障碍。其中处于绝佳状态的只有12.4%,有待改进和宜小心谨慎对待的占到63.2%。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更让人担忧,只有8%的群体是绝佳状态,24%的小学生人际关系值得嘉许。这一结果与社工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的情况非常吻合。
调查结果还显示,因情绪自控力和对他人情绪觉察力较低,导致的矛盾冲突占一半。而在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群体中,面对压力缺乏韧性、难以自控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该数据与此前多所中学心理学科老师所得出的研究结果类似。据这些老师介绍,他们长期跟踪调查在校学生,发现约有一成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状况,学生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较高的是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和孤独倾向等。
以某直属中学为例,2011—2013年期间,心理学李老师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该校2862名入校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校2011—2013级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异常的,比例介于15.56%—17.25%;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介于3.37%—4.82%之间。具体而言,在八个维度中,按照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前三位由高至低排序,2011级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2012级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2013级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由此可以认为,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等。”李老师介绍说。
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新生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三个维度的焦虑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优于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家长要为孩子
创造一个爱的环境
专家声音
(未完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