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团体辅导室外,中心还设有预约等候区、个体咨询室、音乐辅疗室、心理宣泄室、箱庭治疗室和中央控制室等功能室,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在音乐辅疗室,孩子们可以戴上耳麦,在舒适的环境、优美的音乐作用下,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在心理宣泄室,可以拳打脚踢,释放心中积郁的不良情绪;在箱庭治疗室,孩子们可以选择各种玩具,在屋子中间的沙箱内任意摆放,拼出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摆出的风景进行心理解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个体咨询室内,孩子们还可以接受心理专家提供的一对一辅导。
“在这里,未成年服刑人员不仅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还可以通过专家辅导及自我调节等方式,及时化解心理困扰,消除心理障碍,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走向新生。”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林警官说。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未管所还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结合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心理特点,首次将“生活技能教育”理论引入教育改造工作,创作编写了《未成年犯生活技能教育》教材。该教育模式得到了中国关工委、省监狱管理局、各省未管所的普遍赞誉,并在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中进行深化和推广实践,教材也将于2014年纳入指定全国未管所辅助教材使用。
未管所教育改造科洪承明副科长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许多未成年人养成了各种不良行为习惯,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将生活技能教育应用于未成年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用参与式、互动式教育取代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型教育,不仅能够引导未成年服刑人员重塑健康人格,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对于预防未成年服刑人员再犯罪、矫正未成年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也具有积极作用。
舞出青春 舞出精彩
在二管区四分管区一间活动室内,由未成年服刑人员组成的文艺队正在表演舞蹈。伴随着悦耳的歌声,孩子们纷纷上台表演了自己的拿手节目。既有动感十足的机械舞表演,也有表达感恩之情的个人舞蹈,有的孩子甚至还表演了京剧。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专业的气息。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很难将他们与服刑人员联系起来。
整个活动持续了两 个小时,孩子们共表演了30个精彩节目。节目结束后,负责此次活动的民警对表演作了详细的点评,孩子们一个个都听得很认真。
文艺队成立4年以来,在孩子们自身的努力和未管所的帮助下,每逢主题活动周、开放日和大型文艺晚会,孩子们都会登台表演。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孩子们表演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自信。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的亲情开放日活动中,文艺队表演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时间都去哪了》、《跪羊图》等节目。优美的舞蹈、悦耳的歌声,孩子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出,让在场人员感动不已,纷纷落泪。一位母亲在看完了自己孩子的表演后,激动不已,,紧紧抓住身旁民警的手连声说谢谢。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开展未成年服刑人员追踪帮教工作,未管所还成立了刑释人员QQ群,安排专人负责群管理。在QQ群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不少曾经是文艺队一员的孩子,在离开未管所后,利用自己的特长,有的进入了传媒公司工作,有的成立了自己的婚纱摄影店,还有人自己拍起了微电影。
周杭生说,文学艺术,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净化和塑造人的心灵。他们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结合未成年服刑人员的身心特长组建文艺队,把文学艺术这一丰富的文化涵养注入到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中去,通过艺术的力量激发他们青春的理想,在他们成长的路上,用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走出去,依旧是崭新的人。
作者:田昕 洪承明 朱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