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8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877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09:5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虹口区
本帖最后由 Ghost 于 2014-6-18 09:59 编辑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

    父母和老师常常提醒孩子:“上课要集中注意力!”反复的提醒(唠叨),常常是强烈的暗示。当爸爸、妈妈或老师反复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醒代表的就是这样的暗示:你是一个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当这样的暗示渗透到孩子的潜意识深处,他(她)就真的变成了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在父母上万次、数十万次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负向暗示。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我们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抗拒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常常看到对抗父母的孩子,他们留连网吧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操控;他们让自己变的更糟,变成我们眼中的叛逆孩子,有网瘾的孩子,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抱怨和批评。孩子对抗父母的方式不外乎:“你讨厌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偏做!”“惹不起,躲得起!我不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事情!这样你还能批评我吗?!” 对抗导致双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对抗使双方身心疲惫,郁郁寡欢,没有快乐,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认为是孩子叛逆,而没有意识到对抗,叛逆也是源自家长们的暗示。

  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成年累月地受批评和指责而不愿被人爱和接受。暴躁的孩子都是从一些没有爱和理解的家庭出来的,在父母的严格统治下,小孩子变成了愤怒的人。如果孩子向父母发泄他的愤怒和仇恨,就会被打或被罚甚至被抛弃,于是,他们的愤恨只能发泄在小一点儿或弱一点儿的孩子身上,长大之后则发泄在他遇到的能量弱的人或相对安全的人(伴侣、孩子)身上。这就是学校里孩子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家庭暴力的根源,也是社会上恶性伤害事件的历史原因。

  如果我们把抗拒的力量收回来,就能有百分百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吸引力法则很快就会生效。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出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随之改变-------境由心转。

  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提醒别人、防范别人,就是提醒、防范自己。一个从不浪费的人,吃自助餐时会只取自己吃得完的食物,他(她)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必对他(她)强调:浪费可耻;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也会觉得集中注意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不必提醒的事情;一个有道德的人,会觉得按照道德的要求做事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野史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孔子问老子:“你怎么看待道德?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 老子大笑起来,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品质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存在的事实。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不要试图去培养,只要自然。”

  青少年心理专家建议:作为父母,想要协助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了解以下三个定律:习性定律:任何人都保持静止或学习状态,直到遇到的其它人生问题迫使我们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成长定律:人遇到问题时,成长的速度与内在觉悟反省速度成正比,与抱怨外在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潜意识方向相同。 平衡定律:我们欣赏的或打压的任何东西,都会对我们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副作用。通俗地说:凡是被我们抗拒的,都会持续存在。

  愛就是用心接受我们爱的人。无论他(她)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特质。无条件接纳,不再抗拒。因为接纳是改变的开始。

  希望有一天,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不要再跟在孩子后边,不断提醒、督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父母和老师不再是孩子的监督者,意味着对孩子的高度尊重。

  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才能既培养出孩子的自信、自尊、自爱,又协助孩子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地向着卓越迈进。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53

帖子

3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6-28 11:5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写的不错的。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