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慢性压力严重威胁生命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373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5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慢性压力严重威胁生命
作者:宋崇升|文章出处:健康报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宋崇升

  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在医学上称为慢性应激状态。有研究表明,因心理应激所引发的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激作为人类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

  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早上,上海研究生杨某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媒体称,其自杀的原因是杨某想让其母亲住研究生宿舍而遭到拒绝,感慨“知识难改命运”而走上了不归路。此前,该女生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读本科的时候母亲也住在其宿舍里。

  如果单独从事件本身看,杨某的母亲住研究生宿舍遭到拒绝,似乎也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毕竟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规定,不是随便能更改的。况且,即使在外面租个房子住也可以解决问题,杨某何必要放弃生命呢?杨某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悲剧确实发生了。这就需要从杨某的个性和成长经历进行分析。

  木桩腐蚀效应

  杨某6岁时丧父,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大学毕业后,她曾有过两年多的相对固定的工作——在某培训中心任英语教师。此后做过一年的保险员,又打过多份零工,直到后来考上了研究生。从其越来越不稳定的工作经历来看,攻读研究生似乎是在回避适应不良的现实。而在其应该出现爱情和婚姻这些可以支撑其人生、分担其压力的新型亲密人际关系的时候,一切都没有发生。有同学评价说:“她很要强,又有点孤僻,有困难从来不和同学说。”

  依据这些信息可以推测,杨某很可能处于一种长期的慢性压力状态之中。而这又和她的个性有关。杨某自小就很懂事,知道照顾弟弟。上大学的时候贷款,以分担母亲的压力。有同学反映说,杨某为人大方,在学校一直是学生干部,大学还入了党。同学中有什么矛盾,她还帮着调解。可见,她一直在扮演一个强者的角色。因此,她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艰辛。她责任感过强,宁可苦了自己也要让家人过好,甚至把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都算在自己头上。时间一长,就使其心理储备耗竭、干枯。这时,如果遇到一个强度稍高的刺激,就可以让她感觉走投无路。这如同一根负重的木桩,如果长期受腐蚀而得不到保护,即使再粗壮也会慢慢成为朽木,一个不大的冲击就可以使它折断。

  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对人施以影响。这些刺激被人感知或作为信息接收,通过信息加工引发主观的评价,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同时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如果刺激需要人们作出较大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就会打破心理、生理的平衡状态,即出现紧张反应状态。虽然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警戒水平,以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则会损害心身健康。

  提防长期慢性压力

  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在医学上称为慢性应激状态。有研究表明,因心理应激所引发的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激作为人类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当应激负荷过强或应激时间过长时,可以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焦虑指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愤怒指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实现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应激的行为反应包括逃避、回避、退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逃避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回避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退化指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的应对方式,而使用 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退化行为必然会伴随产生依赖心理和行为。敌对与攻击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针对别人,也可以针对自己。

  切莫温水煮青蛙

  慢性应激状态与环境和当事人的应对方式都有关系。比如,有一个经常使用语言暴力、行为暴力或冷暴力的配偶、恋人,或有一个强悍刁蛮的婆婆或儿媳,或与一个刁钻、刻薄的领导、老师相处,都可能会让当事人处于这种慢性应激状态。而当事人的应对方式也很重要。如果能找到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或者果断结束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就能减轻或摆脱这种慢性的压力。

  人在长期压抑、愤怒的过程中,由于应对方式的不同,可以出现两种结局。如果把愤怒投射到了外界,比如给自己造成愤怒的对象上,则可能会对其产生攻击的冲动。如果在慢性应激中把愤怒投射到了内部,即自我,则会因为过度压抑而降低自己的免疫力,久之则会出现高血压、肿瘤等心身疾病。慢性的压力状态看似简单,不足为奇,其实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虽然水温的增加是缓慢的、不易觉察的,开始青蛙还可以自由地游荡,但在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致青蛙于死地。

  杨某似乎并没有遇人不淑,但其与母亲过于紧密的关系又让人担忧——是母亲太依赖她,还是她太依赖母亲?是母亲在汲取她的生命力,还是她有一个弱小的自我,需要母亲的呵护?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两个生命彼此卷入过多,则彼此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都会受到削弱。另外,杨某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人们采用了一种无效的行为来应对事件,而当事人又一再坚持使用这种无效的方式,那么这种执着本身就构建了问题——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直到走进死胡同。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