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11-7 09:55 编辑
没有熊孩 子是天生的 | 孩 子的症状是在向家长呼救
刘思慧
和孩 子的沟通里面,有时候会发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我们每个家长内心里面,都是很爱孩 子的。但是有的时候,孩 子感受不到我们爱他。这就是我们方式上面的问题。而方式也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道”,也就是理念;一方面是“术”,也就是实际的方法和技巧。
在我们的沟通里面,有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孩 子们其实在内心里面,是想要袒露心扉的,但是和家长的沟通里面,就总是存在一个错位——孩 子也想要表达,但是总是wu法将话说完,或者干脆保持沉默,而父母也会由此异常挫败——孩 子这样的表现,相当于在说,“其实我是没有ban法和你沟通的”。我们隔绝,我并不是很想要遇见你。
孩 子可能沉迷游戏不写作业,可能和妈妈顶嘴,但是,其实,表现出的问题,只是一种症状,可以说是孩 子发出的一个呼救的信号。问题是始终存在的,而症状可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家长,可能更多地被症状困扰,但是,这样症状的表达,其实是孩 子另一种对家长说话的方式,她用正常的途径呢,没有ban法让家长意识到,这里面存在一些问题,没有ban法让家长听见,所以只能采取一种“呼喊”的方式。这种“呼喊”就是用行为、用症状表达:我已经出现问题了,请你看见我。
01 穿衣服的权利之争
例如说一件小事,穿衣上的权力之争,“当孩 子拒绝穿我选的衣服时,我该怎么ban呢?”
这是日常比较常见的小事。“孩 子不听我的话怎么ban呢?”那遇到这样的情况,是这件事真的那么重要,还是这是一种权力之争呢?孩 子刚刚kai始想要呈现自己的想法,想要用衣着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个性。对于家长来说呢,会担心孩 子这样穿的效果怎么样,也是想要夺回这个权力。在这样的情况里面,与其说,穿什么出门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还不如说,家长希望孩 子学会独 立思考,但很多时候都在替自己的孩 子思考。
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这是个孩 子能够有发言权、同时又不会有多大危害的方面,一个代价轻微的让孩 子感受自己能力的机会。孩 子们总有一个穿破洞牛仔裤,染头发,假装很酷的岁数……带着微笑忍一忍就好。他的同龄人都是这么穿。如果不是,让孩 子自己从别人的反馈里学习,他会学会承担自己的选择。要问自己:“是我的孩 子衣着整洁、颜色协调重要,还是他的能力和自信更重要?”尊重孩 子的内心,同时,让他们承担自己的选择的自然后果。
02孩 子顶嘴怎么ban?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孩 子顶嘴、或者不尊重父母的情况,例如说:
“我让女儿把她的鞋捡起来,她回答:你为什么不捡?你是妈妈。我简直wu法相信。她为什么这么不尊重我?更重要的是,我对此该怎么ban?我不能就这么饶了她,但我越惩罚她,情况就越糟糕。”
孩 子的顶嘴和不尊重行为的原因会有很多。有时候,孩 子们只是在试探自己的权力,尤其是接近青春期的孩 子和青春期的孩 子。另一方面,这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尊重的对待(或许父母总是对他们提要求或下命令),是在反击。孩 子们顶嘴还有可能是为了得到一个回应,或仅仅因为当天过得不kai心。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人通过例子或其他方法教过孩 子要有礼貌地沟通和互动。
这样的时候的重点其实是,默认你们只能够这样相处,还是认为你们其实可以有更好的相处模式,现在的状况只是一时出现的问题。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可以花一点点时间暂停一下,然后告诉孩 子:“停一下,我想知道我是不是zuo了什么伤害你感情的事。”
要和孩 子好好沟通。看到她这样的举动背后,藏着的是什么原因。如果情绪实在压不住,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时间,数到十秒钟之后再说话。那有人说,这实在是太累了……是,放纵自己的情绪都很容易。孩 子也这么想。如果希望孩 子能够控制自己,有什么理由,家长自己不能这么zuo呢?
03 为什么说惩罚不管用
我们养育里常见的方式,是用惩罚得到一个短期效果。但是惩罚并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因为惩罚wu助于孩 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
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远比我们想的要深远得多。心理学的讲法呢,我们的意识,露在水面上的只是一小部分,一大部分就像藏在水底下的冰山一样,是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的。我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家庭养育对我们的重要性,也是水面下的那一部分。家庭的养育模式,父母对孩 子的影响,在意识的下面起作用,会对我们的人生带来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好像白纸上画画一样,已经画出了轮廓和底色,成年之后的修改,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
孩 子不是通过父母说什么学习,而是通过父母zuo什么来学习。他们最初的知识是来自于父母本身,来自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而我们在养育孩 子的同时也要面对自己的固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孩 子说过:“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们每个人也都是zuo过小孩的,那从我们是小孩 子的角度,听到这样一句话,又会怎样感受呢?有一个定义叫zuo“习得性wu助”,就是孩 子如果长期得到这样的暗示:你什么都zuo不了,你直接听我的就好。孩 子就会进入到一种wu助的状态,他会失去生活当中的许多乐趣。
孩 子对世界有信心,对她的父母有信心,这样在以后的生活里,她也会带着安全感生活。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zuo“苛责性客体”。解释一下就是,如果有一个苛责的父母,孩 子会把这个苛责的父母的表象,内化到自己的心里,然后心里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苛责的内在客体,自己来折磨自己。就好像,孩 子心里有一个小小孩,这个小小孩是被嫌弃的她自己,然后小小孩旁边有一个内在的照顾者,这个照顾者是用手指着她,不停地苛责她的。这样,在后面成长之后,遇到其他的人,例如说权威、领导,容易让她联想起父母形象的人,孩 子就会把这个苛责的内在客体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重演和自己父母的关系。
04 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对这样一个概念,应该有深入的理解。在我们的教育当中,通常有的两种方式,要么是惩罚,要么是娇纵。有点好像这两种方式wu法交融的状态。惩罚的话,就是严厉的父母,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往往会觉得,如果不打算给孩 子任何伤害,仅仅是让孩 子愉快地生活着,按自己的心意生活,那这又有可能陷入“娇纵”的怪圈。尤其是在隔代养育里面,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熊孩 子。
控制与娇纵这两种方式呢,对孩 子显然都并不好。控制会让孩 子逐渐失去自我,而娇纵又容易导致行为不良。似乎我们总是把和善和坚定看成非此即彼的两个词。我发现用呼吸来zuo比喻会更有帮助:如果我们只吸气而不吐气——或者只呼出而不吸入,会怎样?就好像太极的黑与白两面一样,没有ban法脱离另一面而独存。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给孩 子爱,又要有所规则。用生活的话来说,其实就是让孩 子的内心得到安稳,让孩 子真切地建立一种信心,也就是爱。孩 子从书本里、从语言上,学会“父母是爱我的,这个世界是充满正能量的,”这个并没有多大意义。孩 子是要从父母的身上学会爱。父母就是爱。当这样的方式充满孩 子的生命,她的信心是充足的,这会让孩 子的生活变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