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0年及一九四九年,他分别获得维也纳大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此外他亦拥有世界一百二十几所知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除了在维也纳担任教师职务外,也担任过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大学的特别讲座,以及哈佛、史丹佛与南卫理公会大学的访问教授。现今,弗朗克的着作共出现二十多种不同语言的翻译本,而他的巨着《人类意义的追寻》(Man's Search for Meaning)也一直畅销于世界各地。
年轻时,罗洛梅曾花费许多时间研究古希腊文明,使他对人性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后来他旅居于维也纳并拜阿德勒为师。在他从事博士论文的工作期间,曾患肺结核,因此曾在疗养院休养二年。在复原期间,他花费了许多时间研究及学习焦虑的本质,并出版了《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1950)一书,他认为这是他生涯的分水岭(Rabinowitz et al.,1989)。他另一本受人欢迎的着作《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1969)反映出他个人对爱与亲密关系的挣扎,同时也反映西方社会对性与婚姻价值的怀疑。
影响罗洛梅最大的是《存在勇气》(The Courage to Be,1952)一书的作者--德国哲学家堤立士(Parl Tillich),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共同讨论哲学、宗教及心理学等领域。大多数罗洛梅的着作均反映出他对人类经验本质的关心,例如,承诺并处理权力、接受自由与责任以及发现个人的认同等,引用了相当丰富的古典哲学与存在的观点等知识。
罗洛梅被公认是拥有人本取向的主要心理治疗者之一,也是将欧洲存在取向心理治疗法介绍到美国的主要代言人。他认为心理治疗应着重于协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而且也相信关心存在的问题较关心问题的解决来得重要。存在的问题涵盖学习处理性与亲密性的问题、逐渐衰老与面对死亡等。根据罗洛梅的说法,能够存活在孤独且必须面对死亡的世界,才是人们最真实的挑战。他认为世界上已有太多自我关注,而缺乏足够的社会与文化的关注,因此个人主义应由阿德勒所谓的社会兴趣加以平衡(Rabinowitz et al,1989)。他相信治疗者应追求人类较高的理想,包括那些使生命更有意义的价值性追寻,以协助个人,找到致力于改善所属社会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