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大学生应警惕心理虚脱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3: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阳泉
       现在的大学生有不少心理障碍,其中一种叫"心理虚脱",现在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热浪滚滚,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有些地区更以20%的速度发展经济,很鼓舞人心。可是反映到一部分大学生中,却激不起热情。应该振奋的,他们却消沉;应该拼搏的,他们却懒散,很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出现虚脱。中华大地沸沸腾腾,他们不是没有振奋的时候,但往往不是以好情绪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躁动不安。这正是大学生心理"虚脱"的一大特征。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个原因是心理准备不足。只十几年,中华大地便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大学生,就是社会各阶层的人也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足,只不过大学生有自己的特点罢了。这一代大学生都有过长期的艰苦经历:塞窗苦读,试场淘金,最后还要在科学殿堂里纯化,才可能成为"天之骄子"。现在可好,在他们的大道旁却有了另一条成功之路:市场穿梭,算盘劈啪响,钞票滚滚来,然后手拿大哥大,脚踏摩托车,成了大款。哪条路更具吸引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压根儿就没想到,昨天还是"骄子",今天却不怎么吃香了。这怎么不叫他们眼花花,心乱乱?这种心理准备不足引起的惶惑是严重的。

      还有,那就是"营养不良"。孩子长大了,继续给他们吃鸡蛋牛奶,当然没错,但不扩大食谱显然不行了。我们知道,大学里现在都努力在调整"食谱",可是办法还少,就难免出现营养不良了。比如说,大学生都很熟悉中国革命史,这很重要,可是商品经济发展史呢?所知甚少。很多学生看到的只是"发财史",而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的领先作用,却知道不多。这就难怪他们看不清前景了。

      心理"虚脱"对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对将来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好好读书,平平庸庸,将来社会得到的也将是一批平平庸庸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发展的后劲也就削弱了。这已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很大关注。这位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朋友说到这里时强调:应该呼吁大学生们警惕自己出现的心理"虚脱"。他提出了两点意见供大学生们参考。

      一是辨明方向。应该知道,商品经济社会的繁荣并不只意味着某些人大发财,发大财。要搞商品生产和流通,就得有资本,资金显出了它特有的重要性,也出现了资金向某些人手中聚集的现象。但也容易引起错觉,以为资本就是一切。其实现代经济发展,没有科学技术领先,资本就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能有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科技。日本、韩国等明确提出以科技立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我国的经济特区现在纷纷从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科技密集型,也正是这一规律在起作用。大学生应辨明这一方向,读好书,做好准备,以便将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干。你们仍是"天之骄子"。

      二是站稳脚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常是大变化环境中取得成功的秘决。这不是叫人保守,而是叫人不要昏头转向。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做发财梦,如果仅是"梦",不会有什么大害处。如果把梦当现实,当成眼下的奋斗目标,进而马虎读书,丢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光,可以预言,财发不了,专业知识却丢了,这就贻害无穷了。没人反对你有机会去发财,可是万事都有个起点,你的起点在哪?难道在商场,在灯光夜市?如果你参加的是400米跑比赛,却在跳远的跑道上起跑,这能成功吗?站稳脚跟就是不摇摆,不见异思迁,认准你的起跑点去参加竞赛。这就需要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心不迷茫,方寸不乱。当前引起大学生心理躁动的因素不少,因此认定自己的目标,不浮不躁就显得更重要。多少事业有成的人都具有非凡的抗拒外界干扰的能力,应该学习他们,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心理躁动会使自己变得软弱,软弱就意味着失败。不能让自己的心理长期处于虚脱状态,这会使自己弱不禁风的。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