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ANA 于 2014-11-6 17:24 编辑
而大多数既是子女、又是父母的街坊们则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旁观者说
孩子有多面圈子 请让他独立成长
“看起来朋友圈互动是个新兴话题,但其实它还是亲子沟通关系的延伸。”北京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王芳告诉记者,虽然调查样本不够充分,依然可以看出线上线下互动的相关性。“越是依赖‘朋友圈’、担心被拉黑,可能越说明没有其他沟通途径。反过来说,那些亲子信任度高、沟通顺畅的家庭,‘朋友圈’只是日常沟通的一部分而已。”
王芳说,除了传统的亲子、同事等具有重要情感纽带维系的“强关系”,相对疏离、异质性较强的“弱关系”在现代交际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没有太亲密的关系,泛泛之交居多,好处是可以实现多方面的信息交往。而这两种关系在微信的‘朋友圈’发生交集碰撞时,往往会产生区分和选择”。
“无论一个人正在求学还是已经走向社会,在多数子女的潜意识里,父母都是管理者的角色,他们担心朋友圈的生活琐事会带来‘束缚’,暴露行踪和心情。但对于父母来说,这其实只是日常关爱子女的延续,也希望向子女表达认同、鼓励的情绪。”王芳还提到,尤其是相对年轻的子女们,既有强烈的倾诉需求,又不希望过多地“被教育”,在朋友圈更追求“平等、独立”的分享精神。希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家长们对此最好保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自己多面的生活圈,要让他独立成长,没有必要每个圈子家长都要涉足。”
在某高校任职心理辅导员的吴老师则常常开导学生:“我常跟他们说,如果你们愿意多回家看看,多和父母聊聊心里话,或许他们就没那么焦虑,将心比心,想想他们对你们的付出和关注,再想想你们日常是否会主动与他们沟通,关心他们?”同时,吴老师也会向家长建议:“父母要信任孩子。关键还是真诚地沟通,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羊城晚报记者 褚韵编辑:邬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