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热点] 高三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解读

[复制链接]

292

主题

693

帖子

6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阳泉
本帖最后由 墨菲 于 2015-2-16 09:54 编辑

       考试是教育者检验教学成效的一种手段,虽然其成效性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目前仍不失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作为高三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微博]的考验,学校自然加强了高三阶段的考试频率。

       高三阶段,应该是学生对考试认识相对较高和完善的一个阶段,在老师的眼中,作弊的学生自然为数不多。可是,在每次月考中,监考老师总能抓住作弊的学生。学生并没有因为监考力度的加大而消除作弊的动机,而是出现了一种月考次数越多越疯狂作弊的怪象。分析其中原因,我试归结为一下几点。

       一、随着高考临近,学生心理负担的加重影响了作弊的心理。心理负担的加重从某种程度

       来说首先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在假期补课的时候,这种心理表现得更为严重。有了这种心理,学生很难以先前良好的学习状态来应对备考,部分学生自然出现了投机取巧的心理。于是,这种心理助长了作弊的胆量。

       二、老师和家长[微博]对分数的过度关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考试作弊的心理。

       高三月考的目的是反馈学生备考的信息。如果学校领导过度地拿月考成绩做文章,甚至有意识地施予科任老师过多的压力,那么月考的目的可能就会走样甚至变形。这种“变形”不只是正面或负面影响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而且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考试成绩的看法和态度。当一个高三的学生一味地盯着分数的时候,那应该是忽略了考试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只求分数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学生自制力弱,学生也许就会陷入作弊的侥幸心理圈中了。

       三、班主任及老师忽略了诚信考试的教育。

       作为高三的学生,老师们一般认为其自觉性比较强,应该懂得考试作弊的真正危害所在,应该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诚信考试。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只能针对部分学生,对个别学生,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讲,仍然需进行诚信教育。因此,每次考试前的“唠叨”必不可少。

       四、对作弊者宽恕的态度助长了作弊氛围的蔓延。

       首先,在学校的层面上应该重视作弊者的处理。这一态度直接影响着老师们的监考态度,间接影响着班主任惩罚作弊者的态度。如果

       只是以一种不痛不痒的方式来处理作弊者,势必给其他的作弊者做了一个模式。虽然学校教育应该以宽容的胸襟来对待每一个犯错的孩子,但是一味的姑息,只能助长恶劣风气。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应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学生考试作弊。

       一个学校,当学生能够在一个考纪严明的环境中考[微博]试时,他不仅仅懂得付出与收获的道理,还促使自己应该具有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之信心;他不仅仅会感受到相互尊重的为人原则,还会感受到公开公平竞争的社会原则。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2-17 11:38: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作弊就说明这学习不是为自己学的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主题

693

帖子

6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0:0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作弊的心理很复杂,也可能是不自信或者是压力大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