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一)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373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1:4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Aria412 于 2014-8-4 11:55 编辑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Lily(化名),初三女生。1米六的个儿,瘦弱的身材显得高挑而单薄。白皙的脸庞,习惯性地眉头紧锁,一双凝神的眼睛总是若有所思,但又时不时地透露出一丝丝的忧郁与彷徨。

    初三,一个满灌升学压力的非常时期。于是,某班的10个女生一同来到咨询室,彼此诉说着学习的艰辛、考试的焦虑。当事人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同伴们的声声叹息。也许是大家对成绩的过分在意,当事人突然开口:“老师,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为谁而学?我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义?为了什么而活?”说完,她潸然泪下,轻声抽泣起来。
   
       全场哑然,静静地听她诉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很虚伪,不可信。他们跟我在一起不过是因为我的成绩好,但我却不知道成绩好对我有什么用。以前的我可以对学习不屑一顾,即使恶作剧我的朋友都会包容我,我过得十分开心。可是现在,我不可以了,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学习有什么好……”她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我曾经想过死,用刀片割自己的手,但又不甘心!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

       二、问题分析
       (一)问题概述
  平息了当事人的情绪,我与她约定了第二次单独会面的时间。她如约而至。与她的深入沟通,她的心理困扰渐渐清晰起来,一个精力旺盛、活泼大胆的个性女孩也逐渐从这弱不禁风的躯壳里浮现出来……当事人生性活泼好动,自小生活在亲人的百般呵护之下,养成了她敢想敢做、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到了学校,大胆活泼为她赢得了一些愿意追随她的朋友。她们相处愉快,经常有一些“疯丫头的校园恶作剧”。然而,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她分不清何为善意的恶作剧,何为恶意的玩笑,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正当她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良好心态”中时,最要好的朋友却写了一封“绝情信”,信中坦言:她早就难以忍受当事人的很多做法,如果当事人不能改变,那么,她将断绝这亲如姐妹的朋友关系。

  犹如一记当头棒喝,绝情信击碎了当事人长久以来“感觉良好”的自我,同时也摧毁了她“无条件包容”的人际信任。朋友的突然叛变,当事人措手不及,甚至想用自杀来解脱这支离破碎的自我和倾塌的人际信任。面对应激事件,当事人想到的就是自杀。这种过于夸张的应对方式凸显了当事人的情绪冲动的一面。情到浓时,她会以夸张的形式来赢得他人的关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学们在谈论考试话题时,她会突然跳出来诉说,而且旁若无人地哭泣。
  
    为了挽回好友,当事人许诺自己愿意做出改变。一直以来,她都很重视好友提出的要求。当事人经常提到:“如果不是她,我的成绩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好,我一定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女孩。但是,我却不知道自己成绩好是为了什么。我好像是在为她而活,是为了达到她的要求而活。这样的生活对我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虽然好友不在同所学校,但俩人的感情依然很好。只是现在似乎只有她把好友视为最要好的,好友却不这样想,因为对方已经有了更要好的朋友。当事人表示,她从来不怪这位好友,但怨恨夺走好友的那个人,甚至设想狠毒的方式诅咒对方。

      (二)问题分析
  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怒涛”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憾了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积累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自我的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对于当事人来说,友情的天平难以再次调平,自己对好友的许诺却使自己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历经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尝试选择时期,当事人当前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未竟事物的困扰
   完形治疗认为,“过去的影像、没有处理好的事件,会形成未竟事物,一直浮现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中;当未竟事物的力量足够大时,会主导个体的能量朝向未竟事物,而干扰现在的生活。”好友的绝情信,就是当事人的“未竟事物”。 好友的突然叛变,使她安全与信任的堡垒瞬间倾塌,甚至想要割腕自杀。这个未被处理的心理危机,使她现在每每看到或读到那封信,伤心欲绝的心情就如同昨日;对好友的许诺更使她丧失了自我的存在感认为自己是在为好友而活,蒙蔽了生活的真实感。

       坏女孩心理
  “未竟事物”更使她对他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认为别人与她交往的动机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好。时常对别人的眼神或行为进行负面推测,很多想法甚至让自己都感到害怕。比如,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看到好友和其他同学说说笑笑,会在心里谩骂或诅咒那些夺走好友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很坏、很恐怖,不允许自己出现类似的负性情绪,时刻警惕着自己的“坏女孩”心理。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事人喜欢和外婆在一起,经常听外婆讲佛教的故事。佛说:“人生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当事人耳濡目染,深信不疑。进入初中后,她就经常思考生死问题。每每难过时,绝情信的痛楚就如影随形,轻易就泛起自杀的念头。她常会心生困扰:“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