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治疗
理论模式:人本心理治疗法(Rogers)
基本概念:自我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个人在其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由所得经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一整套自我看法和评价体系。
理论假设:
1)人的本性是善良、理智、仁慈的。
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
3)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
4)案主的问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她)拥有一个偏低的自我观念。不能接纳自我、袒露自我、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拙劣,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掩饰、逃避、防卫,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囚徒困境。6)因为,自我概念决定人的心理(思想、知觉、意识、动机、需求、心情、情绪、态度、观念等)和行为(记忆、学习、社交、活动、适应、习惯等)。
治疗目标:协助案主去伪、存真、自我认识、自我重建(此乃治疗必经程序),以自我实现。使其独立自主、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他人、世界,使人格更为统合,提高生活耐挫力和环境适应力,培养自我成长、实现的能力。
对案例的剖析治疗:
开始,我(假象的我)以倾听为主,让案主尽情放纵宣泄,我尽量表现出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怀,并表达同理心。基本上案主放开了自我,很坦白,这很不容易,敢于面对的勇气和坦然令人佩服。
案主淋漓尽致地泄情诉苦,表面上是在说他因为胆小怯弱、害怕不自信而不敢向暗恋对象表白,用间接的方式表白被拒后自我压抑郁闷,茫茫然无所措,陷入痛苦困惑、无法自拔的困境,实质上,根本性的问题是:案主不敢接纳面对自己,总在逃避,竭力掩饰,有意无意地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对人对事缺乏主见(独立人格),自卑自贱、自怨自艾、自我想象。
儿童青少年社工-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流派
关于人的发展,特别是儿童的发展,最主要的流派有如下几种: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彻底消灭阶级和废除旧的分工的必要条件和结果;其次,全面发展要求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发展是一种综合过程,是智力,体力,思维等个方面素质在个体上互相作用,辩证统一的结果;第三,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论-述有助于儿童社会工作在宏观上把握儿童发展与历史;环境;教育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更自觉地做好工作。
行为主义学派: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者把学习看作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结的活动,在行为主义看来,教育儿童就是为儿童安排各种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目标,并根据儿童的表现给予强化或惩罚,在儿童社会工作中,行为主义对于充分而持久地应用奖赏和惩罚,应用学习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存在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它把人的发展看成是不受外力的影响,只是整个自我创造力的表现。在儿童发展和教育方面,存在主义将儿童作为一个完全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不完全的人而加以承认,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特性,最好地发挥儿童的潜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儿童社会工作正确认识和发挥儿童的潜能具有指导性意义。
人文主义的发展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特点在于具有一些能发展或实现,彼此之间建立和谐的整和关系的潜能,并通过“外在化自我”,“内在化自我”和“整合化与现实化的自我”三个阶段实现人的发展。在儿童工作方面,则侧重于使用提高,技能训练,刺激等手段促进儿童的身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一种技能和道德上的教育。教育也应确立一个目标,即关心儿童的适应快乐和心理健康。发展认识论: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皮亚杰是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许多儿童概念做了专题研究。他将儿童心理发展划为四个时期,并主张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发生认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佛洛伊德。他人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隐藏着的被压抑的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他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精神分析理论使对儿童的教育不再只是一种技能和道德上的教育,教育也应确立一个目标,即关心儿童的适应,快乐和心理健康。
儒家学说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儒家学说把“仁”作为人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强调人是作为社会存在,作为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而发展的,因此,儿童需要学习社会关系准则,并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思,即分析和回顾。儒学关于人性和生活目标的理论对儿童的发展成长极具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