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7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分析学派之英国客体关系学派(二)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2: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弗洛伊德的临床观察描绘出人类苦难的无常,人们用各种方式仿佛故意让自己一次次痛苦:在症状神经症(symptom neurosis)中,强迫性的怪异行为闯入经验;在性格神经症(character neurosis)中,自我失败的不良行为模式损害了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在命运神经症(fate neurosis)中,相同的自我毁灭命运反复重演;在抑郁症中,情绪痛苦无休止地再现。然后,弗洛伊德的广义动机理论却建立在本能驱力概念和快乐快乐原则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享乐主义理论:人们求乐而避苦。驱力理论的动机框架很难与如日中天 对强迫性重复(repeatedly compulsion)的临床观察相容,即人们仿佛有意地令痛苦反复出现:包括痛苦的症状、痛苦的行为模式、痛苦的宿命、痛苦的情感状态。如果人们想要求乐避苦,为何大多数人却如此格外擅长令自己痛苦?

根据快乐原则,力比多具有可塑性,可以替换使用各种客体求得快乐满足;因此,力比多应该能够放弃痛苦的愿望和带来挫折的客体。但弗洛伊德于1905年指出,力比多还具有所谓的黏滞性(adhesiveness),而这似乎与快乐原则背道而驰。力比多会痛苦地固守着无法得到的旧客体、遭到挫败的渴望、遭到阻碍的欲望。弗洛伊德临床理论的核心—俄狄浦斯情结,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后来,弗洛伊德在试图解释噩梦(因为他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性受虐狂(因为他认为性寻求的是快乐而非痛苦)、创伤性神经症(在这种疾病中病人无法把可怕的体验置于脑后)的时候,多次重提这个棘手的问题。

费尔贝恩:寻求客体的力比多

费尔贝恩对精神分析思想史的主要贡献,是对强迫性重复这个难题给出了一种新的解答,对力比多的粘滞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威廉•罗纳德•多兹•费尔贝恩(1899-1964)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间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受训,当时占据主导的是克莱因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然而费尔贝恩回到了他在爱丁堡的家,并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这使他事实上远离了伦敦发生的克莱因理论与与(安娜)弗洛伊德理论之间的论战。这种远在外围的生活似乎有助于费尔贝恩发展对弗洛伊德理论根基的一套激进批判,体现在他于四十年代起发表的一系列充分论文中。

费尔贝恩质疑弗洛伊德关于生活的基本动机是享乐的前提假设,他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出发点:力比多并非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人类经验中的基本动力不是追求满足和降低紧张,利用他人作为达到此目的之手段;相反,与人的联系本身就是目的。

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幼儿是单独的机体;他人只有具备满足幼儿需要的功能,才具有重要性。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费尔贝恩认为幼儿先天倾向于在人类环境中的互动。费尔贝恩感到,如果以力比多寻求客体为前提假设,该理论框架能更简洁、更具说服力地解释弗洛伊德观察到的无所不在的强迫性重复的现象。力比多之所以粘滞,是因为它的性质正是粘滞性而非可塑性。儿童借助父母所提供的任何接触形式与父母建立联贯这些形式成为他们与他人依恋和联系的终生模式。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体系中,快乐处于何种地位?快乐是与他人联系的一种形式,或许是最佳形式。如果父母能与孩子愉快交往,孩子就会寻求快乐,但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个体习得的一种与他们联系和互动的形式。

如果父母带来的主要是痛苦体验又会怎样呢?孩子是否会像弗洛伊德快乐原则所提示的,回避父母而寻找其他更能提供快乐的客体?——不会。

费尔贝恩治疗遭受**的孩子的临床经验促使了他理论的形成。他**于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仍怀有强烈的依恋和忠诚;快乐和满足的缺乏完全没有削弱亲子联贯。这些孩子反而转身寻求痛苦作为与他人联系的形式,并且是偏好的交往形式。儿童及后来的**,从他人那里寻求的是他们在早年发展中体验过的联系。如同小鸭子会对任何在恰当时候出现的照料它们的物体产生印刻并跟随其左右一样(洛伦茨,1966),费尔贝恩认为,儿童也会对早期照料者与他们的那些互动方式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以这种互动为核心来建立日后的情绪生活。

想一想“化学反应”在人们的爱情和各种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对他的好恶并不都是依据他们给予我们快乐的可能性。我们对他人的喜好是由于他们引起了我们对旧客体依恋的共鸣,童年早期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早已奠定了爱的基本范式。

萨姆接受分析的主诉是,他曾多次与严重抑郁的女性不愉快地纠缠。他对于自己为何总是陷入这种关系感到非常困惑。在他的原生家庭中,他的父母对生活都感到无能无力、喘息艰难。在分析过程中,萨姆开始意识到抑郁有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他家庭的理念:生活是悲惨的;因此,任何有道德的、理智健全的人都是悲伤的;我们能期望 得到的最好的东西无非是通过我们的不增而彼此相连;任何快乐的人都是肤浅的、不道德的。萨姆开始看到,他认为只有通过痛苦才能与他人达到深刻而有意义的联系。与人一同哭泣是亲密的最深形式;与人一同欢笑则是肤浅而疏远的。作为好人就必须让自己与他们同样不幸。在悲伤的人面前快乐则坞而残忍的。越来越清晰的是,尽管萨姆极其渴望与更快乐的人建立更愉快的关系,但他总是挑出不幸的人,和他们发展抑郁的联系,他的全部重要关系都以此为主。费尔贝恩认为,力比多寻求的是客体,而早期所发现的客体成为日后与他人一切联系体验的原型。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